返回第一百七十六章 八百里加急(第1/3页)  崛起后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匡胤拿出的是一封信件。在拿出信件的同时,赵匡胤说道:“此信乃是昨天四更天的时候送到我的手上,按理说当时我就应该直接进宫见驾的。只是当时皇城未开,宫里自然也有宫里的规矩,赵元朗不敢逾越。”

    见赵匡胤说得如此郑重其事,小符后却是因为惦记着柴宗训的病,不耐烦的问道:“信中所提何事,你还是直接说明的好。”

    “是!”赵匡胤应了一声,但也没马上说到重点,“此信是自边关传来,通过八百里加急,为了将信早日送达,我军中跑死了两匹良马。”听到赵匡胤说到这里,满朝文武都深吸了口气,自然都知道这代表着什么。

    唯有大事发生的时候,才会采用八百里加急的方式传讯,而加上此信又传自边关,众人不得不联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而说起边关之地,大周上下最先想到的便是北方虎视耽耽的辽国,这也柴荣生前向众人灌输的一种意识,大周的对手绝对不是宿敌北汉,也不是南方诸国,而是北方的异族辽国。

    虽然众人多少都猜到一些,但是谁都没有说将出来,毕竟!消息就在赵匡胤手上,都在等着他揭开谜底。

    “此信之上有边关三州州刺史的联合签名”没等赵匡胤亲自往下说,小符后似乎也沉出了事情的不一般,沉着脸向赵匡胤相问道:“到底是哪边关三州,还将赵将军还是一一说明的好?”小符后这般话用的却是将近命令的语气。

    “宁州c莫州c瀛州。”赵匡胤才将话回答完,平静的朝堂就像一颗石子投进湖面,顿时间变得热闹非凡。

    谁都知道这三州乃是新降之地,乃是柴荣生前北伐取得的最大战果,同时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前些日子因为军饷之事,这三州已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闹得沸沸扬扬,不好容易用他们加入禁军的条件,将此事大事化小,最后化了解决了。可是谁又想得到?如今边关三州又发生了波折。

    “信上如何说?”小符后脸色有些难看,也不管议论纷纷的朝堂,直接问赵匡胤道。王溥和范质对望了一眼,神色也好看不到哪里去。

    “信上说边关三州皆发现辽国大军调动频繁,似有南下一雪前耻之意。”此话从赵匡胤口中说将出来,虽然在场大多数人都有了心里准备,但听到这个消息后,谁都不能继续平静下去了,议论之声更是大了起来,此时的朝堂变得如同菜市场般热闹。

    王溥和范质面若死灰,王溥的第一反应却是想验明此信的真假,一把从赵匡胤手中夺回此信,赵匡胤居然也没有阻止,任王溥这么做。

    范质虽然比王溥反应慢了一步,但也将脑袋凑将过去,王溥手有些发抖,将信封打开后,又将信笺摊开。对于信的内容只是大略扫了一遍,似乎不是十分在意。最后!王溥和范质的眼睛都落在最后落名的位置。

    该处的的确确的盖着王洪c

    (本章未完,请翻页)刘楚信和高彦晖三人的印章,这绝对是模仿不来的。王溥将信交给了范质,却是看向上首的小符后。

    “如何?”小符后和王溥也是一般心思,似乎也是担心信会有假。王溥沉重的点了点头,回道:“信的确是真的,信笺最后落款所盖的王洪c刘楚信还有高彦晖的印章也真得不能再真,此事只怕”

    经过王溥再次证实,朝堂再次哄然起来。小符后虽然总觉得事情有些过于蹊跷了一些,但如果说边关三州州刺史联合在一起背叛大周,不要说小符后不会相信,在场满朝文武也没有一个人会相信。

    毕竟!这样的事太过匪夷所思,关键这么做对这三人能有什么好处?他们才从辽国投过来不久。就算他们有心再回到北方辽国一边,辽国能不能接受他们还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既然印章没有问题,也不再有人怀疑此事的真假。

    而柴宗训则是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