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六十六章 冬农开发(第2/3页)  廖凡民的江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们继续走村串户,为老百姓服务的同时,自己也赚到一些钱。

    黄延平修建的肉联厂,冻库的面积达到了十万吨的规模,为此黄延平在林峰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向银行贷款一个亿,投入到厂房和冻库的修建之中。

    没有谁想到,林丰市拥有全省最大的冻库,全国排名前三的冻库,而这些冻库,将在若干年之后,爆发出来巨大的生机。

    所以冬季农业开发会上面,廖凡民提出的区别对待个乡镇的情况,低山和二高山大量种植葡萄和椪柑,高山乡镇在可以建造大棚的地方种植高山反季节蔬菜,那些无法种植蔬菜的村镇农户,以喂养生猪为主,田里种植的部分粮食,可以用来喂猪,而且市委市政府鼓励规模较大的生猪养殖场,凡是新创办生猪养殖场的农户,经过计委、畜牧和农业等部门检查后,可以获取一部分的财政资金支持。

    当然,打工经济也不能够完全丢弃。

    冬季农业开发会之后,肉联厂生猪收购的事宜,成为了市委市政府第一个关注的事情。

    延平肉联厂试生产的初期,每天能够收购五百头到八百头生猪,而生产规模上去之后,每天能够收购一千到一千五百头生猪,年收购和屠宰生猪五十五万到六十万头。

    这已经是大型肉联厂的标准。

    延平肉联厂屠宰的生猪,主要供应林丰市、宜都市以及南华市,当然,南华市的市场太过于巨大,廖凡民曾经做过调查和统计,南华市居民每天吃掉的生猪超过一万五千头,延平肉联厂的生猪屠宰能力需要达到每年五百万头以上的规模,才能够满足南华市的需求,这在短时间之内是不大可能的。

    也正是因为延平肉联厂的生猪屠宰能力不是那么大,才能够挤进南华市,分的一杯羹。

    宜都市所辖的县市区,生猪收购的事宜,大都是小贩子在做,因为宜都市没有大型的肉联厂,而林丰市延平肉联厂开始生产之后,宜都市委市政府予以了强有力的支持,要求所辖的县市区,动员百姓将生猪交给延平肉联厂收购。

    宜都市委市政府的态度是一方面,老百姓主要看的还是收购价格。

    这方面,黄延平也明白,延平肉联厂的生猪收购价格,完全按照市场价格来,而且全部都是现金兑付,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当然黄延平更加欢迎那些肉贩子将生猪运送到肉联厂来,这些小贩子赚取一定的差价,让肉联厂省去了很多的麻烦。

    从十一月中旬开始,开始生产的肉联厂就变得异常忙碌了,每天二十四小时连轴转,包括宜都市县市区的小贩子,都开始往肉联厂运送生猪,肉联厂派出去的收购员,也会走家串户,收购生猪。

    人家来交生猪的时间可不能够限制,早上、中午、晚上、深夜、凌晨和半夜都会有人来,延平肉联厂是做生意的,运送来的生猪,经过检疫检查之后,自然会收购。

    一时间,肉联厂成为整个林丰市最为热闹的地方,好在这里属于市郊,远离了生活区,不会干扰到百姓太多的生活,不过每天进出的车辆太多了,说丝毫没有影响也是不可能的。

    开业一个星期之后,廖凡民专程到了肉联厂,看见了满脸笑容的黄延平。

    黄延平说生意好的他都没有想到,试营业期间,每天屠宰的生猪已经超过一千头,鲜肉的销售速度非常快,供应了宜都市和林丰市,以及附近的山凌县,就没有剩下多少了,导致了加工猪肉成品的生产不足,不能够开足马力。

    当然,接近年底,正是生猪销售的旺季,和平时不一样。

    一个星期的时间下来,黄延平仔细计算过了,宰杀一头生猪,刨除所有的开销,包括需要缴纳的税收,纯利润在八十到一百元左右,也就是说肉联厂屠宰生猪每天的利润在八万元到十万元左右,如果生产能力达到了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