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神都‘雒阳’(第1/2页)  三国之风起九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主公不必如此,如今非常之时,自当行非常之事。蔡公的为人吾等尽皆知晓,待到时机成熟时,主公再当面谢罪何如。况且主公也是为了天下百姓着想,蔡公必不会怪罪于主公的。”荀彧上前宽慰到,

    “鸿也知道如此道理,只是鸿内心不安啊。想鸿与叔伯相认不到一日,叔伯竞待鸿如此。”彭鸿声泪俱下,

    众人再次上前安抚一阵,彭鸿这才缓缓地收拢心神。众人再次商议了一些后续事宜,时间就在众人的商议中慢慢流失,良久已经来到了酉时三刻,有下人过来交代用饭了。众人才缓缓地走出房间,结伴去用晚饭。用完晚饭,彭鸿交待大家好生休息,今天众人都挺累的,务必要注意休息,保重身体。再三交代众人后,最后自己才回房休息,当一躺在床上,彭鸿瞬间就睡着了。今天彭鸿也是挺累的,精神起伏比较大,往往精神上的疲劳有剩余身体的疲劳。

    隔日清晨,彭鸿等三人照旧起来切磋。刚不久关羽才突破武艺,经过几天的巩固,慢慢稳定下来;彭鸿和典韦见猎心喜,也是鼓足了干劲,争取早日有所突破。其实彭鸿的武艺也已经进步神速了,经过一两个月和典韦和关羽互相切磋,彭鸿的实战经验和战斗技巧犹如海绵吸水一样,武艺越发精湛。如今彭鸿的武艺已经达到了关羽未突破前的状态,也算是经验老道了。而典韦的武艺也是精进了许多,关羽的技巧,和彭鸿的刁钻确实让典韦收益匪浅。

    良久,彭鸿嘱咐关羽平常多多和荀彧和戏忠培养感情,讨教下兵法韬略,关羽自从春秋兵法有所领悟后,正愁无人探讨。当一听到彭鸿说荀彧,戏忠等人尽皆熟读兵法韬略,于是便匆匆离去请教了,彭鸿见关羽如此,也是乐意为之,然后带着典韦出门了。

    来到神都雒阳,怎么能不好好逛一下呢?之前由于目标不明确,不敢多玩。如今目标既定,只待蔡邕传来消息,就要动身前往并州。彭鸿相信过不了过久,就会有消息了。趁此良机,和不出去逛逛这后世人人称赞的千年古都呢?

    出了蔡府,彭鸿和典韦随意地在闲逛着洛阳都城,彭鸿一边走着,一边回忆着脑海里后世对于东汉雒阳城的记忆。洛阳共十二城门,南有四门,由东向西依次为开阳门c平城门c小苑门和津门,其北门东为谷门,西为夏门,直通北宫。东门由北向南依次为上东门c中东门和耗门,西门由北向南依次为上西门c雍门和广阳门。蔡邕说:“平城门,正阳之门,与宫连,郊祀法驾所由从出,门之最尊者也。”以平城门为尊,既说明其为正门,又说明洛阳是朝向是坐北朝南,以南为尊。

    由各门引出的道路将洛阳分成若干区域,中为宫廷区,包括南宫和北宫。官署区位于南宫之左,东城耗门之内,在南宫的左前方,包括太尉府c司徒府和和司空府,组成了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权贵居住区分布于上东门之内,如步广里c永和里等。太仓c武库在城西北角。东汉洛阳“工商业区有南市c马市和金市。南市和马市都在城外,前者在南郊,后者在东郊,金市在城内,其位置在北宫的西南,南宫的西北”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于城东又设立了粟市,位于城外的三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由此又可以看出,在洛阳早期的布局设计中,金市是被规划在南宫之后,而官署区在正宫之前,符合前朝后市的布局。

    洛阳宫城基本位于都城中心,为全城规划的核心。由南c北二宫和其他附属设施组成,《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正义:“《舆地志》云秦时已有南北宫。”刘邦曾置酒南宫,刘秀幸却非殿而定都,后起前殿,明帝整修北宫。蔡质《汉典职仪》曰:“南宫至北宫,中央作大屋,复道,三道行,天子从中道,从官夹左右,十步一卫。两宫相去七里。”洛阳宫城早期“继承前代南北宫制度的传统,以南宫为主,北宫为辅”。明帝以后逐渐以北宫为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