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四章 夺兵(第3/6页)  楚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前这支兵马的总哨官,但谁都清楚他因为什么被踢过来,李普及陈铭升等人怎么可能待见他,怎么可能将斥侦刺探之事真就交付给他?

    袁国维地位虽高,行事时却完全被信昌侯李普牵着鼻子在走。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虽然陈铭升主张立时放弃将四万多家小眷属当成累赘抛弃掉,袁国维想到那一张张老弱妇孺的脸在脑海里闪现,于心也是不忍,也认为李普这么做会导致三千将卒的军心进一步涣散、崩溃,但他也想不出再拖延下去,还能有其他什么办法能想?

    或许这就是令人无可选择的死局?

    或许这就是令人无力挣扎的绝境?

    袁国维悲哀的想到,也许放弃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家小眷属,是虽然残酷却务实的选择吧?

    此时的李普,相比较与王文谦相会于秋湖山里,要苍老许多,这一刻脸色也是阴晴不定,却不敢轻易表态。

    他何尝不想走,但问题在于三千将卒会轻易跟他走吗?

    要是在走的过程中,军心彻底崩溃、将卒哗变怎么办?

    “此时各级武官还都听侯爷的命令,但再拖延下去,各级武官恐怕再难以弹压将卒躁动了。”陈铭升能猜到李普心里在顾忌什么,但恰是如此,他才更要劝李普早作决断,不能因为优柔寡断,错过最后的时机。

    桃坞集军府自都尉以下,以大小屯寨安置、管理兵户。

    从收编饥民那一刻起,为达到控制龙雀军的目的,大小屯寨的屯田校尉、小校,几乎都是信昌侯府的家兵部曲出任。

    潭王府护军府所管治的屯营军府,从最初的一座扩编到十座,新增的屯营军府主要位于均州、潭州境内,但信昌侯府最为核心的影响力始终都在桃坞集军府,包括韩谦前期所建的匠坊,事后也完全是由信昌侯府的嫡系亲信接手。

    也就是说,信昌侯李普回金陵后,征调兵户集结的这支兵马,队率级以上的武官、将领,几乎都是出身于信昌侯府。

    这也是信昌侯李普当初决定与楚州合谋放弃韩道勋之时,冯缭、姜获等人无力阻拦的关键原因,也是李普此时还能勉强掌握这支兵马的关键。

    这些武官、将领的眷属,人数较少,都已经送到岳阳了。

    在陈铭升看来,这也是他们掌握兵马撤往岳阳的最后凭仗,至少依仗这些武官、将领,他们还能弹压住底层将卒的躁动,强行命令他们听令行事。

    这时候一名小校叩门进来,走到陈铭升身边耳语数句,又匆匆离开。

    “发生什么事情?”李普抬起疲惫显得臃肿不堪的眼睛,看向陈铭升问道。

    “有两名龙雀军兵卒从邵州逃回来,潜入延陵埠,想要将其家小接走,被巡营的兵卒发现,”陈铭升一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有多严重,但不管怎么说,从邵州过来的逃卒他们也是要扣押下来处以军法,更不可能让两三名逃卒进一步扰乱这边的军心,说道,“我吩咐人将他们关押起来,侯爷你看要如何处置?”

    “临阵而逃,以军法|论处,当斩!”李普皱着眉头,片晌后又毅然绝情的说道,他意识到这就有逃卒过来,再过几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逃卒从邵州、衡州、潭州以及岳阳潜回来,他要没有雷霆手段,事情就会变得更复杂、更棘手。

    “这两人为保家小才逃归金陵?倘若如此,以军法|论处,怕是军心会更加不稳啊?”沉默半天的袁国维这时候见李普不问青红皂白就要斩杀来人,忙劝道。

    “非常之时必用非常之法,唯有如此才能勉强维持军心,”李普也算是经过无数的大风大浪,这点见识还是要比袁国维、陈铭升强出一些,让陈铭升立即安排人对邵州逃卒用刑,同时加强延陵埠外围的巡营,说道,“明天就将所有将卒的家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