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七十七章 起事(第3/5页)  楚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然说低廉,但也保障应募者能有相当于每月一石五斗粮的收入能够养家糊口。

    思州遣来做工的寨奴,除去劣质口粮供给外,每人每月差不多要被杨氏盘剥走近一石米粮的收入;累计下来,思州杨氏过去一年时间里,差不多从叙州赚走四万余石米粮。

    黔江通道打开后,杨氏一方面将心思放在思州境内经营上,想着整修驿道,通过黔湘川蜀的货物过境,征收足理税赋以充财源,同时也是警惕叙州废除奴婢旧制会有负面影响,也担心韩谦占据叙州有难以预料的野心,便使得以杨氏为主导、此时在叙州各地做工的寨奴数量,骤减到八百人左右。

    不管怎么说,影响一旦产生,短时间内就难以消弥。

    年后思州境内寨奴消极怠工、逃亡乃至直接反抗之事便层出不穷,大姓势力与受其盘剥千百年的寨奴之间矛盾变得越发尖锐。

    而黔江水道打开之后,川蜀井盐作为往湘西南、黔中等地流通的最为重要的物资,为保障自身的利益,杨氏也在思州境内里大幅加强打击贩运私盐的力度。

    思州境内的私盐贩子,早初有一部分是杨氏等大姓势力所直接参与或主导,有一部分乃是夏戈山、盘龙岭等地的思州穷困贫民以及挣脱番寨控制的逃奴组成。

    大姓势力的私盐贩子自然是要被州衙收编到正规的盐铁监院之内,以使川盐流通所产生的盐利,能成为州衙最为重要的财税来源,但对其他私盐贩子的打击,杨氏等大姓势力就不会再手下留情了。

    这两种因素使得思州所属的锦和、石阡、仁山(州治)三县的大狱里人满为患。

    与辰中毗邻,位于虎涧关之西的锦和县,丁口虽然才两万人左右,但县狱里此时所关押的逃奴、盐贩、抗税贫民等囚徒却高达四百余人。

    “我们要去劫锦和县狱?”赵直贤没想到韩道勋、韩谦父子到叙州第一夜靠镇压州狱暴动建立威望,这时候所拟定的方案,竟然是要他们劫锦和县狱打响思州起事的第一仗!

    “董泰、董平、张广登等人,想必谭爷也不陌生,他们这些个私盐贩子就被关押在锦和县狱之内,这几人的兄弟董庆、张广利正暗中奔走,想着纠集亡命之徒将他们营救出来,”刁瞎子说道,“我们也已有眼线跟董庆、张广利二人接触上,明后日便会领他们过来请谭爷出山相助……”

    谭育良当年以黔江客栈为掩潜伏黔阳之内,交结游走沅江两岸的江湖人士,与穿行武陵山南麓往返黔湘的思州私盐贩子,自然也有不菲的交情。

    他们参与劫狱,一方面有信心能获得囚徒里的私盐贩子以及参与劫狱者的信任,也就有信心获得后续起事的主动权,方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他们组织起来,形成起事的第一支尖兵。

    不过,谭育良这时候又有些困惑,是裴朴到潭阳县赎出他们时,韩谦就等着这一天呢,还是真因为广德府形势严峻,才想到用他们敲山震虎?

    等他们在思州境内正式竖起旗号来,倘若他们来不及将留在高椅峪的家小接走,叙州会出面进行“扣押”,予以保护。

    …………

    …………

    次日黄昏将晚时,刁瞎子便带着两人,趁着暮色将合时光线昏暗、山径无人的机会登门来。

    这二人便是刁瞎子早前所说的董庆、张广利,他们正为营救关押于锦和县狱的董泰、董平、张广登等盐贩而四处奔走、召集人手。

    董庆、张广利两人皆长得精瘦,三十岁出头,黑黝黝的皮肤,穿着短襟,进峪口遇到人,刁瞎子便说他们想着到青牛背码头扛箱笼米袋,到峪子里来找谭育良说项的。

    早前这片地界隶属于洗氏,地域上属于辰阳县,左右番寨加起来仅有一千二三百户人家,之后又迁入奚氏三百余户。

    待韩谦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