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零一章 迎亲(一)(第3/5页)  楚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环湖围垦,也与此息息相关。”冯缭解释说道。

    “环湖围垦?”韩道昌与大兄韩道铭对视了一眼,暗中琢磨着冯缭这话里的用辞。

    除了这次陪同父亲到东湖主持婚事,他过去一年时间也多次往返大江南北,但来去都匆匆,很多事情都是浮光掠影的了解一个大概,心想韩谦身边人既然都已经有了环湖围垦这个想法,也就意味着韩谦下一步的目标,不仅仅是局限于滁州城,同时也意味着巢州城已经落到他的眼底了吧?

    也只有将巢湖北面的巢州城收入囊中,才能称得上将环湖围垦巢湖啊。

    又或许正因为如此,左神武军与右龙雀军换防以及周数率左武卫军进驻应山c礼山等地,目前是最符合棠邑利益的。

    毕竟唯有周数率左武卫军从桐柏山c淮阳山之间北出,在光州与霍州的南部开僻新的战场,将更多的寿州军兵马牵制到霍州以西去,他们才有收复巢州地c滁州城的可能。

    韩谦应该是出乎这样的理由,才要他们在朝中毫不犹豫的支持晚红楼与郑氏的这次幕后交易?

    韩道昌心里胡乱猜测着,很快又注意濡须口河道一侧分布数座河滩码头,能看到有些小型货船,正将一捆捆新收割的红蔗运上岸。

    两边的屯寨,以收容受灾流民为主,还远没有阔绰到闲食甜蔗的地步,韩道昌猜测这种红蔗应该运上岸种植蔗田的,当下饶有兴致的问冯缭:“叙州原先不种这红蔗,听说韩谦这两年在叙州大肆推广,现在大概又要在棠邑加大种植规模吧——却不知背里有什么道理?”

    “侯爷说过,当世平民面黄肌瘦,营养不良极为普遍,但想到当世便人人能有肉吃,很不现实。不过,多食蔗糖一样能补充热量c强身健体,侯爷故而提出叙州c棠邑,两年内普通民户都要达到人均年食蔗糖c砂糖五斤的标准,所以这两年叙州红蔗种植扩大起来。红蔗喜湿润却不能耐涝,棠邑这边气候还是有所不如叙州温润,江畔湖滨易涝宜开垦水田,目前主要考虑在濡须山西c山南的坡谷地种植一些,待来年看情况是不是要进一步推广”冯缭问道。

    韩道昌仅晓得富裕人家,常以饴糖冲水为汤饮之,也知道浙南c岭南有大户种蔗榨糖以此牟利。

    不过,听到冯缭说韩谦明确提出要将叙州c棠邑的人均食糖量提高到这么高的水准,韩道昌还是暗暗吃惊。

    要知道老父亲隔三岔五喜食饴糖汤水,但一年都未必能吃得了五六斤饴糖,他不知道韩谦怎么能做到叫棠邑c叙州的普通民户,都能做到年食五六斤饴糖?

    普通民户都赤贫如洗,更不要说依附豪族宗贵家的奴婢了。

    食糖在当世还是奢侈品一样的存在,同时蔗田管理要求比一般的农田严格得多,仅在浙南c岭南等地有大户人家种植,规模也相当有限。

    然而韩道昌所不知道的,叙州近年来所开垦的蔗田已经证明,只要确保土地的肥力充足,叙州这些温润地区,乃至更往北到长江两岸,一亩蔗田差不多也能榨得上百斤好糖。

    仅从这点来说,蔗糖就跟棉布一样,远没有世人所想象的那般奢侈,只是当世的蔗田种植能力,暂时还没有精细到这一步罢了。

    不过,跟桐油制取的肥皂一样,蔗糖在当世贫困的民户生活里,不是离不开的必需品,推广起来要比棉布更加困难。

    因此叙州目前对外输出的大宗商品里,蔗糖跟肥皂等物一样,暂时都还不是重点,韩谦目前主要是尽可能提高叙州c棠邑内部的食糖消费量。

    当世,充分的肉食供给还是太奢侈了,但目前韩谦在军中,保证每名将卒每月能有两斤以上的蔗糖供应量,这为将卒在作战c训练中保持良好的体力提供充分的保障。

    此外,上河滩大堤或修造营垒城墙等从事重体力劳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