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四十七章 奇谋(第3/5页)  楚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比我们还要清楚,而河朔之变,也证实灌江楼早就在北逃士族的撮合下暗附蒙兀人。我们现在也有明确证据,能确定晚红楼与灌江楼早有勾结,甚至不惜将我这些年在秋湖山、叙州所推行的诸多新术、新法,拱手送到蒙兀人手里。而蜀楚联手进攻关中之事,目前看来已非谁能轻易逆转了——”

    即便预料到形势很难骤然逆转,也能猜到楚蜀极有可能会趁火打劫,但听到中原此时还是一团乱麻,而楚蜀即将联军进攻关中,沈鹏也是好一会儿才缓过劲,理了理衣襟,神色黯淡的说道:

    “时隔这么多天,侯爷才再次召见我等,应该不会是要吓唬我们,有什么事,侯爷尽请吩咐?”

    “要阻止柴建从均州出兵进攻武关,也不是没有办法,但相对名正言顺,不至于使棠邑陷入众口|交攻的地步,办法就真不多了——我想请沈将军助我们将温氏族人劫到棠邑来!”韩谦盯着沈鹏说道。

    听韩谦这么说,王辙才陡然想到这是要计出何处。

    李知诰出兵围困罗山城这么久都没有强攻,一是恤用嫡系兵力,一是想着兵不血刃的想逼迫温博献城投降,使温博及所部精锐能为他所用。

    而倘若棠邑能提前一步将温氏族人劫到手控制起来,朝野上下肯定只能称赞棠邑有功,而不能指责棠邑用心叵测,但温博及罗山守军这时候出城向李知诰投降,李知诰、吕轻侠他们还能毫无保留的接受吗?

    李知诰、吕轻侠到时候会不会反过来更担心温博有可能会率罗山守军与棠邑军里面外合攻击襄北军?

    这样情况下,驻守邓均两地的柴建确实是不敢轻举妄动了。

    只不过,温氏族人随温暮桥投梁后,便受封邑在徐州城北聚族而居——梁国大乱,司马氏态度暧昧不明,没有直接将温氏族人直接关押起来,但也派兵马监视左右。

    他们怎么才能办到,派人马悄无声息的穿插到徐州北部,将数百名温氏族人劫持住后再突破司马氏的围捕,成功的将人劫掠到棠邑来?

    除了温氏聚族而居的外围必然有徐泗兵马监管外,看看温暮桥、温博父子二人的人生轨迹,但知道温氏族人内部也必然组织起相应的防卫力量,哪怕仅有数十名像浙东郡王府家将般的精锐武力存在,都是极难对付的——特别是温氏族人得知是棠邑派兵马劫持他们,更会拼死反抗吧?

    说实话,要是叫王辙去制定行动方案,这压根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定要做,只有与淮东联合出兵渡过淮河(目前棠邑没有水道跟淮河直接,必须要从淮东借道,战船才能进入淮河),在往泗州进逼的同时,派一部两三千人精锐骑兵快速绕到徐州北部劫人。

    当然这也要指望在出兵渡淮时,司马氏不提前将数百名温氏族人撤到徐州城里。

    而韩谦这时候将沈鹏找来,王辙自然晓得这事就未必没有一线机会。

    梁帝之前为控制地方军阀司马氏,除了将司马涎调到京中任职,此时生死不明外,必然在韩元齐之外,还在徐泗安插了少少内线。

    司马氏没有直接投附目前形势更占赢面的魏州叛军,估计也是梁帝所安插的内线在发挥作用。

    沈鹏乃是承天司两大都虞候之一,梁帝朱裕在徐泗安插的内线,他应该能联络、动用;甚至更进一步的去说,温氏族人的聚族居住地里,有没有承天司的暗桩存在?

    “他们定是想诈我们。温暮桥与他有杀父之仇,他将温氏族人劫来棠邑,怎么可能叫李知诰那边投鼠忌器?”赵慈厉声说道,他对这段日子王辙利用他们钓出潜伏棠邑的暗间耿耿于怀,怕眼下又是棠邑的诈计。

    赵慈如此说,大堂时顿时便静寂下来。

    大家当然都还记得,当年韩道勋是跑去游说温暮桥时,被安宁宫擒获而残害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