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五十三章 手诏(二)(第3/5页)  楚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牵马往外走,在涟园门口拦住问他们赶着干什么去。

    “大人命令我们即刻赶往东关镇,着郭大人护送曹干到历阳来。”霍厉回道。

    冯翊疑惑的问道:“怎么,韩谦真要助长乡侯篡位?但是照韩谦之前的分析,即便温博愿意率罗山守军归降我们,甚至愿意在事态紧急之时,为我们出兵增援蜀中,也抵不了什么大用啊?”

    奚发儿、韩东虎也是一脸的困惑。

    罗山守军有一万五千余人,其中温博统领的嫡系约不到一万人。

    真要照之前预测的那般,蜀中局势彻底恶化起来,以温博一万精锐,再从叙州抽调三五千兵马,远赴人生地不熟、后勤补给都没有保障的蜀中,与长乡侯的渝州兵联手作战,也决然起不到什么决定性的作用。

    霍厉说道:“冯大人、郭大人也是不解,大人说现在先让温博这枚棋子活起来再说其他,其他却是没说。”

    “这倒是的,你们赶紧去传信吧,不要耽搁了。”奚发儿、韩东虎让霍厉带着人赶紧离开。

    他们与冯翊大步往涟园里走去,走到斋前,看到韩谦正站在议事大厅前的廊下,一边抬头看着薄雾下隐约若现的青黑色屋檐、院墙,一边吩咐身侧的冯缭、郭荣、高绍:

    “你们代我草拟一封奏折送往京中,便说我等对中原战局发展虽有百般顾虑,但陛下与太后及朝堂诸公既然已经决定联蜀进伐雍州,棠邑也绝无袖手旁观的道理。然而温贼冥顽不化,率万余寇兵死守罗山不降,牵制我大楚十数万精锐不能进退自如,实乃用兵之大害,请陛下准许我韩谦率棠邑精锐,与新津侯联手进攻罗山,或降或歼,一个月内都必须要先解决掉这个问题,为我大楚进攻武关、商洛的兵马,解除后顾之忧,也避免局势发生意料之外的变化!”

    “这个办法好,就应该直接给这些人下最后通牒,看看李知诰一个月内能不能攻下罗山城——他要没有这个能耐,就应该换我们来接手。”冯翊走进院子,哈哈笑着说道。

    “现在已经没有时间下什么最后通牒了,”韩谦叹了一口气,又跟身侧众人说道,“高绍,你即刻草拟令函,着何柳锋、谭修群、苏烈三部兵马,接到军令即刻整装待命,随时等候我新的命令!同时派人去见田城,要他调更多人手上堤,务必要赶在十二月上旬之前,修通安丰渠,也派人去见杨钦,先调三千水军赶往安丰待命,无需理会河道接下来会冻结之事,召集人手凿冰就是……”

    目前孔熙荣、林胜、郭逍以及赵无忌等人率一万六千余步卒骑兵集结于光州东部的乐安、潢川两城。

    这时候倘若再将何柳锋、谭修群、苏烈三旅已经处于半集结出发状态的劲卒,调到乐安或潢川,也就意味着他们在距离罗山城五十到八十里不等的西翼,将集结三万精锐。

    韩谦这么做,自然不是跟奏折一起去向大楚朝廷下什么最后通牒。

    等兵马集结好,他就将直接率部西进,逼迫李知诰从罗山城下撤走,确保在最快的时间内,温博所部能动起来,而不是继续被困在罗山城里。

    倘若玩“最后通牒”这种把戏,会在彼此的勾心斗解、讨价还价之中陷太久、浪费太多的时间。

    时间恰恰是他现在最浪费不起的。

    要是前后拖延一两个月,最终争取到朝中一部分人的支持,之后他们这边再出兵逼李知诰撤走,事情还远远

    没有结束。

    即便有手诏证明他父亲韩道勋的惨死,温暮桥不是直接的罪魁祸首,但就是因为这个,因为家人亲族在棠邑的控制之下,他们这边随便派一个人过去,温博就会无条件、毫无保留的接受?

    就算温博同意了,他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但在不公开手诏的情形下,温博手下的那些部将都是木偶人,会不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