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二十七章 崇文殿(二)(第3/5页)  楚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更是令许氏等女眷心思惶乱,不知如何是好。

    好不容易挨到王文谦、殷鹏放回来,院子里的女眷都是哭声连连。

    外面的衙兵撤走,王文谦刚要吩咐家人去买两壶酒回来,却听到巷道里有辚辚车马声传来。

    许氏有如惊弓之鸟,听到密集的马蹄声在宅子外停声,脸色瞬时变得煞白。

    片晌后,看守宅门的家人进来禀告:“陈侍郎的长公子陈元臣带着人过来求见……”

    陈景舟身为兵部侍郎,自有他的尊严,非但他没有提前撤往北岸,就连两子及家小都始终都留在金陵城里,先是遭受到软禁,而棠邑水军进攻鳌山岛之后,除了奴婢仆役继续软禁宅中之外,其家小子侄二十余口也都一起被关入内侍府狱。

    王文谦还以为韩道铭、陈景舟即便被放出来,或许要再等一些时间才能兼顾到这里,没想到这么快就叫陈元臣过来了。

    陈景舟有四子,长子战死沙场、次子没有长大成年就夭折,陈元臣是其第三子,也早已娶妻生子,此时年逾二十五岁。

    陈景舟不再领兵之后,陈元臣也追随先往广德府任吏,后随同调回兵部任吏,唯有陈景舟的幼子陈继贤,一直与亲族家人住在沧浪县陈家寨老宅之中,还是沧浪城危机,山寨势力被驱逐出均州,陈家寨大部分人迁往光州、霍州定居,陈景舟将所有家人都接到金陵城。

    王文谦着家人将陈元臣请进来,而陈元臣刚从内侍府狱出来就赶到兰亭巷,确实是韩道铭授意,希望现在就将王文谦、殷鹏接往韩府:

    “杨致堂今日在崇文殿失言想与东梁军媾和,以便杨元演能率部进攻滁州,遭受到长信太后的怒斥,最终沈漾、郑榆、张潮、杨恩等大臣决定与大梁开启和谈,但事情犹有曲折,也保不住有些人会狗急跳墙,用下作手段,还请王大人、殷将军,今夜就搬去韩府。父亲与老大人商议,想着在正式和谈前,除和谈使臣外,争取将其他人都送到北岸去。”

    不管韩谦在信函里都没有提及王文谦、殷鹏等人的处置,但韩文焕不提,韩道铭、陈景舟以及冯翊都不可能坐看王文谦这边十数人陷入险境——王文谦毕竟是大梁国妃王珺的亲生父亲,而王氏子弟王远、王辙、王衍、王樘、霍厉、霍肖等人也陆续在大梁身居要职。

    王文谦也不清楚和谈的消息传到楚州,杨元演会有什么反应,也不清楚长信太后训斥杨致堂到底是怎样一番情形,但他知道这时候不是故作清高的时候。

    宅子里也没有什么太多的细软之物,愿意追随他们去北岸的奴婢仆役,也都带着,故土难离的奴婢仆役也都返还身契、将不多的财物都拿出来分给他们,交他们投亲靠友,不至于没有着落。

    草草收拾一番,与殷鹏一家十数口人,月夜先赶往韩府与韩文焕、韩道铭、陈景舟他们先会合。

    虽说正式启动和谈,但韩府外围的衙兵并没有减少,深夜里甚至还有两队身披重甲的精锐兵卒在左右侍巷巡逻,不过名义上已经从“看押”变为“保护”。

    陈元臣带人赶到兰亭巷迎接他们过来会合,也有京兆府的一队衙兵相随,但至少没有再像以往那般禁止他们出入韩府宅子了。

    韩府黑檀大门,在两盏明角灯的昏黄灯光照耀下,那一颗颗彰显宅院主人显贵身份的熟铜钉,却显得格外的深沉。

    陈元臣上前叩门,里面人打开黑檀迎宾大门没有开启,侧门吱呀一声打开,一名身穿铠甲、年约二十三四岁的青年将领走出来。

    王文谦认得此人乃是韩

    谦最初发迹兰亭巷,从流民之中招揽的一名家兵子弟,叫卢泽,是那一批家兵子弟里年纪最小的几人之一,名头不及赵无忌、郭却、林宗靖、郭奴儿、何柳锋等人响亮,但这几年来韩府在金陵内的内卫力量都是卢泽负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