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36.一年又一年(第2/4页)  宠夫成瘾:撩倒傲娇竹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屁虫似地跟在父亲身后,在如织的人流中穿行在市场和商店中。父亲不时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来,看看预先在上面写好的要买的东西。

    无论走在大街,还是小巷,你都会从人们怀里抱着的衣服鞋袜,手里提着的鸡鸭肉鱼,或篮子里装着的食品糖果里,感受到沁人肺腑的那种浓浓的年味。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那是春节的一次热身。

    每到这一天晚上,许素安都会屁颠屁颠地帮着父亲把上一年接来的灶王爷的神像,从厨房的墙上请下来,然后到室外摆上糖瓜等供品,父亲虔诚地点上香火,点响几个“二踢脚”,送灶王爷上天“述职”,俗称“辞灶”。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来探查世情的。

    人们用熬熟的麦芽糖制成糖瓜,“贿赂”灶王爷,拜托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期盼着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扫过房子,便开始准备年饭了。比如杀鸡c炖猪头c灌腊肠啥的。腊月二十八二十九两天,家家户户都要蒸枣馒头c蒸年糕c炸面鱼c炸套环c炸丸子c炸鱼什么的。传统习俗里,讲究馒头要蒸两三锅,能吃到正月初五六,才算圆满。

    梦里寻你千百度,春节终于姗姗来迟。孩提时代,许素安年复一年地板着手指数日子,热切地期盼着除夕夜的到来。

    大年三十,无疑是春节的高潮。

    人们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只为了这一天。

    但童年时的春节是许素安一生的胎记,镌刻在许素安心里,成为许素安最幸福c最快乐c最美好的记忆。

    记得十一二岁时许素安就能帮母亲剁饺子馅,准备年夜饭了;下午还要帮父亲贴年画c贴春联c贴“福”字。

    全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屋里屋外透着迎接新年的喜庆气氛。

    傍晚,人们要在案桌上供上仙逝祖辈们的牌位,摆上鸡鸭鱼肉c点心水果等供品。年夜饭前要点上香烛,祭天地,祭祖宗,接财神爷c灶王爷祈求祖先和神灵的保佑。这不是迷信,而是民族的传统年俗。

    天空中出现了姹紫嫣红的礼花,璀璨夺目五光十色,把天空打扮得格外艳丽。大街上火树银花不夜天,礼炮c闪光雷c两响c还有孩子们喜欢的“飞老鼠”尖叫着窜上天空,整个世界沉浸在隆隆的鞭炮声中

    过了除夕,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一年又开始了。

    当父亲陪许素安在院子里放完迎年鞭炮,回到温暖的家里,大盘大碗的菜肴和热气腾腾的饺子摆上桌子时,年夜饭就开始了。

    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说,边喝边笑,大家频频敬酒,相互祝愿,其乐融融,其情绵绵。

    “哎哟,许素安吃出钱来了!”父亲惬意地说。他常常第一个从饺子里吃出硬币来,大家便兴高采烈地举起酒杯祝贺父亲:“恭喜发财!”这也是全家人共同的心愿。

    随后有人从饺子里吃出枣c吃出糖c吃出花生其实都是事先包进饺子里的,旨在庆贺大家新年有个好彩头。这是一年中最丰盛c最温馨c最令人留恋的家宴。

    室外鞭炮噼里啪啦,星光闪烁,震耳欲聋;烟花腾空四起,映红天际,硝烟味弥漫着夜空;夹杂着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相辉映,神州大地被淹没在春节热烈欢快的氛围里。

    爆竹是男孩子们的最爱。

    父亲年前不定哪一天从外面回来,会突然从提篮里拿出两挂小鞭c几扎滴滴金和几个又粗又大的红皮爆竹,笑眯眯地递到许素安手里,给许素安一个意外的惊喜。许素安常常乐不可支地旋即跑出去,与小伙伴们夸耀上几句。

    不过,父亲总是不放心,每次都要陪着许素安一起放鞭炮。

    爆竹无疑是春节钟情的歌者,它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散发着浓烈的年味,一如雄鸡报晓的啼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