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协力拜山(二)(第1/2页)  魔欲仙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魔欲仙缘正文卷第十六章协力拜山昆仑山,铁索岭。寒风凛冽,刺入骨髓。

    景、尚二人修炼数月后,按照信笺指示的方向,来到铁索岭山顶。此地属于昆仑山外围,周围只有些一转妖兽徘徊,相对比较安全。

    二人到达时,山顶上已来了十余名修士。

    他们中既有聚灵弟子,也有筑基修士。当间一人浓眉大眼,身着青灰道袍,上面绣有乾坤卦象、黑白云纹,一看便知是“易神宗”弟子。

    见有“新人”到达,“易神宗”弟子率先拱手施礼。

    “二位辛苦,在下尹雪峰,负责接应诸位上山。请稍后片刻,时辰一道,我们即刻起行。”

    景、尚二人对望一眼、颔首回礼,默默站到旁边。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山顶陆续上来十余人。景华数了数,除尹雪峰外,筑基修士共有七人,其余十六个都是聚灵弟子。

    尹雪峰抬眼观察天色,随即打开背后的包袱,取出一条尺许长的木舟。木舟通体黄褐,间中闪烁银光,应是件不错的法器。

    他随手将法器上抛,木舟在空中迎风变大、越来越长。数息之间,巨舟的长度超过三十丈。舱体又宽又深,容纳数十人绰绰有余。

    尹雪峰将手一招,巨舟边门大开,铺下两排长梯,直接通到山顶。

    “诸位道友,吉时已至,请上船叙话。”

    尹雪峰说罢,率先走上巨舟。景、尚二人再度对望,此次不再是乘坐法车,而换成了高阶飞舟。

    二人都是筑基修士、见多识广,此等飞舟专为空中往来炼制。几乎不需要修士费心驾驭,它便可平稳飞行,速度比普通法器快很多。

    以飞舟的体积估算,驱动法器少说得十块灵晶。“易神宗”一个接引仪式,本不必如此奢侈。景华、尚彭守心中有数,看来上船后必有变化。

    众人纷纷走上巨舟,景、尚二人跟在后面。进入舟中,发现陈设十分简单,除了固化于舟体的桌椅板凳外,里面空空荡荡、一览无遗。

    尹雪峰站在桌边,将数十套衣物放在上面。

    “诸位道友,为方便本宗考校,请穿上‘符衣’后落座。待会‘渡空舟’飞跃山峦,少不得颠簸摇晃,还请道友们见谅。”

    景华默不作声,跟着众人领取“符衣”。

    “渡空舟”在通天四城并不罕见,世家、宗门来往商路,为了显示气派,往往乘舟飞天。

    巨舟速度有限、不够灵活,行于山岭易被大妖攻击。可它胜在飞行平稳、不费心力,更不会无故“颠簸摇晃”。尹雪峰所言与事实相悖,难道其中另有玄虚?

    众人纷纷穿上“符衣”。“符衣”在桌上时不过巴掌大小,等落到散修手中,便自动变为合适的尺寸,算是件简单的符器。

    景华举目四望,所有修士穿着一模一样,都是青灰道袍、黑白云纹。与“易神宗”弟子不同,散修的前心、后背处标有醒目文字。景华挨个辨认,“辛十一”、“辛二十三”、“辛二”等等。低头察看,自己胸前写的是“辛八”,而尚彭守是“辛一”。

    二人捡了个角落坐下,余者纷纷各自归位。巨舟“隆隆”而起,缓缓朝上方升高。

    时值正月,冷风呼号。在山顶时便寒意森森,此刻升上半空,山风更加凛冽。

    风力透衣而过、刺人骨骼,筑基修士粹身炼体,对此并不在意。聚灵弟子修为稍逊,不少人缩起了脖子。

    周围船帮高过三丈,两边开有数个天窗。转头下望,山间白雪皑皑、玉树琼花。溪流淙淙、半动半流,浮冰飘于水面,反射出点点金光。

    “渡空舟”越飞越高,穿透云层。极目远眺,只见云雾深处,座座峰峦时隐时现、亦幻亦真。一大片白云漂浮而过,遮住高天阳光,四周瞬间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