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铁血凰符(上)(第2/3页)  少年三国志征文铁血凰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剩余的两篇残卷,也是最要的两目,至今未有半点音信。

    顾见也向诸葛亮阐清身世来历,孔明初以为惊,而后愈加信任顾见,凡谋略战要,皆与之商讨,谋合而推行。

    不久,刘备率大军七十万伐吴,孔明命马良随时将战区地理c战况等信息报与成都。

    廊亭外,司马懿建议曹丕作壁上观,坐收渔利。孙桓败退途中,决定率残兵北上彝陵设防,以阻蜀军。

    刘备决定对彝陵围城打援,以图聚歼吴军。

    东吴大殿,孙权决定派军十万支援彝陵。

    援军出行之日,陆逊在江边大声喊叫,劝阻发兵。面对东吴援兵,黄忠主动提出自己做诱饵,以令其陷入蜀军埋伏。翌日大战,黄忠身中数箭终将吴军引至埋伏圈。

    富池口吴军大败,东吴老将程普也中箭而亡。战后,黄忠箭伤加剧,不治身亡,百步穿杨箭也于当夜不翼而飞。

    如今蜀中神器接连遗失,诸葛亮与顾见深觉如临大敌。

    随后,蜀军直逼东吴的最后屏障——彝陵。危急之下,孙权命陆逊为大都督,统领三军。

    吴军韩当军营,蜀军猛攻,连续攻克吴军数十座军寨。韩当奉陆逊之命后撤,继续扎寨抵抗。吴军帐内,陆逊继续命令部下守寨抵抗,以拖延时日,吴军上下怨声载道。

    东吴大殿内,群臣上谏孙权撤换陆逊的职务,被孙权严词拒绝。东吴军退至猇亭最后五十座寨内,激励全军将士誓死一战。吴军士气大振,连续击退蜀军多次进攻,蜀军伤亡惨重。

    诸葛亮托马谡致书刘备,称陆逊饱读兵书,切不可对其麻痹大意。可是刘备不以为然,继续下令猛攻,数日无获,士气低落,刘备无奈,只得下令暂缓进攻。决计引诱吴军出寨,奈何陆逊下令严禁出寨迎战。

    蜀军帐内,刘备拒绝了众人撤军休整的建议,正值暑热天气,引水不足,遂下令就地在林中扎营,暂歇三日。

    许昌城内,司马懿建议率军攻取荆州,不料却被曹丕另派曹氏亲贵掌兵。司马府中,司马懿察觉了曹丕对他的猜忌,秦峯劝其暗度陈仓,早做准备,而此刻的司马懿对曹丕早已面笑而心不敬。

    成都府内,孔明得知刘备扎营于深林之中,急怒攻心,黑发骤白,与顾见商议之后,命人在江边设八卦阵以阻吴军,又命赵云率军接应刘备至白帝城。

    是夜,陆逊实施了他筹划已久的火攻计划。吴军火烧蜀军连营七百里,刘备的军寨陷于一片火海之中。刘备在众人的挟持下终于突围。

    吴军大胜,孙权忌惮北方的曹魏,意图恢复孙刘联盟。刘备退守白帝城,心力憔悴,大病不起。孔明携阿斗至白帝城面见刘备,反思其失败缘由。

    孙权派诸葛瑾前往白帝城退还缴获蜀军的粮草军械,并与刘备商讨和议事宜,刘备愤而吐血。翌日,刘备最终同意了重结孙刘联盟,并对太子阿斗c旧臣李严等人一一叮嘱身后事。

    江边,孔明请诸葛瑾转话至陆逊,劝其保国安民以抗曹魏,切不可与蜀国为敌。刘备临终召见孔明,将川蜀大业托付于他,并恳请孔明为阿斗亚父。

    不久,刘备驾崩于白帝城,太子刘禅即位。刘备死讯传来,孙权大喜,认为蜀国只会北抗曹魏,不会再与东吴为敌。

    许昌城中,司马懿亲自为曹丕设计了五步走的伐蜀战略,曹丕大喜。司马懿再次请缨领兵做大都督,被曹丕婉言劝阻。

    此刻的司马懿早已失去了耐心,派秦峯入蜀诈降,而顾见念其情分,又见秦峯泪眼悔罪,信以为真,便将秦峯安置在蜀国。

    此时,曹魏四路大军直冲西蜀境地,刘禅焦急万分,亲自到相府拜访孔明请求退兵之策。诸葛亮昼夜未息,筹划出救国良策,但他仍担心东吴孙权的意图。最终,马谡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