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余平安(二)(第1/3页)  卜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余平安一行八人不管怎样,算是入伍了。余平安自然从余厉嘴里听明白了,二一添作五也好c四六也罢,总之这军饷是有人替他们做主了,没他们几个的事。

    读书人有读书人的道理,但粗人也有粗人的道理,读书的未必都是讲道理的,粗人也未必就一定野蛮。单论生存而言,或许粗人的粗理更合用。余平安知道的粗理当中有这么一条,叫:饭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所以即使知道了,余平安也谈不上生气,毕竟没有这二人,余平安等人怕是进不来。

    入伍的事情,余平安等人想的太简单了。不是有军营的地方就可以入伍,每县专有军营里类似兵曹的地方,负责筛选新人,按照一系列流程,大大小小的规矩,将人分了三六九等,分别送到不同的地方,享受不同的待遇,有些事情是谁也不敢马虎的。

    余平安八人自然没有享受高等待遇的可能,怕是值令官二人自己也没这般本事。余平安八人被安置到了仓曹,说白了就是放军粮的地方,人吃的马吃的都归这里管。当然一军之仓曹大大小小c上上下下也有上万的人,准确的来讲,这上万人里大多算不得什么正儿八经的士卒,八成是做苦力的,靠力气吃饭,把一袋袋粮食搬上搬下搬进搬出,这就是余平安等人的活计了。

    在这里,饷归饷,粮归粮,做得多,吃得多。毕竟不用上阵杀敌,刀兵相见,没有人拿刀追着屁股跑,真要吃喝管够,那不比军营的将军日子过得还舒服了!所以,关于这一点,这里的人都理解,没有人抱怨。唯一要抱怨的是,无战事时常常大家抢着干活儿争饭吃,有战事时,上面追着干活儿,有饭吃,却没时间吃,总也不能如意,难以舒舒服服的吃上一顿,总是抢。

    对于“抢”这个技术活儿,余平安八人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这有赖于徐家邑祖祖辈辈数十年的传统。余平安等人可谓从小就是这么过来的,他们能活到现在,在一定程度上也佐证了余平安等人在这方面的“卓越才能”。或许,在这军营,这里才是最适合余平安等人生存的地方。

    余福扛着一大袋粮食,嘴里撕咬着一张大饼,脚下并不慢,也不耽误吃饭。这等本领,余平安八人都拿手,直让这里的“老人儿”咂舌,不是没有人学,可顾了嘴顾不了腿,迈开腿又张不了嘴,张了嘴又咽不下饼,折腾的够呛。只一日,余平安八人便站稳了脚,好像这活儿天生便是给这八人量身定做的一般。

    余福和余英二人尤其高兴,只要有活儿抢,这二人就不会落空,干的多,吃得多,这对于二人来说无异于最大的好事。这二人有这本事,可以不停的吃,直吃到咽不下去为止,足足可吃四五人的分量。余福就不说,本来就身量高大,稀奇的是余英,众人里数他矮,数他瘦,但吃起来,也就余福能与之一争长短。所以这二人时时抢在前面,别人走一趟的功夫,这二人得走两趟,别人抗一袋,这二人有时得抗两袋,当然,这二人是乐在其中。

    不得不说余平安等人的运气不错,这半个月以来,整日里没日没夜的忙,搬了一袋又一袋,抬了一捆又一捆的粮草。余平安一行人每日肚子都是鼓鼓的,从这方面来讲,这怕是余平安等人有生以来最舒服的日子了,余英在这十几天里,竟是胖了一些,瘦的不再那么惊心了。

    这些天的情况,依兵曹扛活儿的“老人儿”的话来讲,这十几日怕是要死不少人了,至于有多少,就不是他们可以估量的了。余英c余福二人摸摸鼓胀的肚皮,罪恶的想,要是天天这么死人可就好了,不愁吃喝。

    打仗自然是要死人的,可总不能如了余英二人的意,但还是让二人敞开肚皮装了一个月,余英也胖了一圈。仓曹堆积如山的粮草也没了一小半儿,至于死了多少人,这余英不清楚,但双方的将军却是一清二楚的,如果余英等人知道了,或许也便不会再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