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孙兵(第1/3页)  卜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不周城的七十二小镇里,有一小镇,自天上向下望去,一条亮银银的小河,环绕着错落有致的高矮不一的一座座庭院,像一只镶着银边儿的马蹄,这便是马蹄小镇了,也叫银马蹄。

    银马蹄有一巷,唤甲巷,铁甲的“甲”。这甲巷本就谈不上有多宽阔,偏又长着一株柏树,有两人围圆,占据了小半个巷子宽。近前看去,高大的柏树树皮斑驳,躯干龙钟,但生机旺盛,虬枝挺拔,斜横出一根粗壮的庞然大枝,像一个巨人斜伸出的手掌,落进一处庭院里。

    一只青鸾展翅而来,盘旋着落在苍劲的柏树横出的“手臂”上,羽色华丽,低头张口,一张帛书落于树干上,一声轻鸣,自正堂出来一眉发虚白的老人,脸额上沟沟壑壑,像极了厅门外那株柏树斑驳粗糙的书皮。

    青鸾衔起帛书,振翅而出,松开口,帛书翩翩落下,老人伸手接过,展书一观,苍老的脸颊上不易辨悲喜,片刻负手而立,怔怔出神。良久,叹一声,目光有了神采,顺着庭院上空横陈的“手臂”望出去。

    老人走出庭院,干瘪的手掌,手背经络杂陈,比这树皮更为的斑驳。轻轻的抚在这株树身上,努力的仰头看着,道一声:“小将军,这便是命数吗?”

    老人拍拍树身,向是在跟一个老朋友道别一般,而后转身,迈步前行,口里念念有词。走着走着老人的背愈发的挺了,身形似也高大了一些。若是从正面看去,便见老人的须发自发根渐渐转黑,褶皱的脸颊像是褶皱的衣服一般,慢慢舒展紧绷,慢慢的展现出一张丰神玉朗的面颊,只是一双眼眸深邃的紧。

    起风了,那一株苍劲的柏树缓缓的摇动着,树叶和枝杈簌簌的响,一只“手臂”也竭力的想要攀起,这便是来自老朋友的作别吧。

    圣草堂,辛汉臣站在院子里一张石桌前,双手捧着一卷书册,平举在前,努力伸直了胳膊。

    “此乃《九经》第一篇,这天下渴求一观的人不知凡几,扔出去必能掀起一番腥风血雨,实乃无价之宝。你那老爹要是泉下有知,怕也是会笑的合不拢嘴,当然,虽然现在在你手上,可能不能一探究竟,这还要看我的意思。你的聪明才智我多少知道一些,可有些事情偏偏越是聪明越是糟糕,聪明人最下不得苦功夫,总以为有个聪明的脑袋就能胜过一切。可武道长生一途,聪明人这是必须的,可光聪明还不行,还要傻一点儿的聪明人才行。”朱元晦絮絮叨叨不紧不慢的说着。

    一只小虫兜兜转转,最终还是没能如了辛汉臣的意,飘飘忽忽落到了辛汉臣的鼻尖上,辛汉臣甚至可以敏锐的感觉到这只小虫的几条腿。

    “呵,看不出来,你还挺招这些小花小虫待见的,痒吗?痒就挠一挠。”朱元晦狡黠的轻笑。

    这只小虫慢慢悠悠的爬上了辛汉臣的额头,像是在踢脚一样,辛汉臣牵着一根心弦。

    “其实也没必要强求,你看道教有一支就讲究一个顺其自然率性而为,一样的厉害,没必要这么坚持,没了《九经》,还有其它的嘛,以你的聪明才智,也必不会落于人后。”朱元晦继续苦口婆心的劝解。

    辛汉臣只做不闻,聚精会神的与额间的小虫作斗争,最终,这只小虫飞起,落到了辛汉臣捧着的书册上。

    “你看,这小虫也知道这《九经》的不凡,可惜啊,这小虫不识字,否则,说不定百年以后这世间横空出世一法力滔天的小虫。”

    朱元晦隐晦的冲天空轻点手指,不多时,小虫竟是多了起来,陆陆续续落到《九经》之上。

    “看来有不少小虫都是识货的,你也没这么讨喜,你看着小虫是不是弃了你选了《九经》。”

    这些小虫似是有意反驳朱元晦一般,一只只顺着辛汉臣的胳膊爬上去,行走在辛汉臣的脸颊c额头c脖颈。

    “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