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六回 海寇之患(第2/3页)  深宫满庭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要提高十二万分的警惕。

    虽说此刻还是夏季,但今年的夏季时间较短,况且此地位处山林腹地,一到晚上更觉得凉爽无比,甚至还有丝丝寒意袭来。

    最中间的一座帐子里似乎格外明亮。

    门帘一动,把外面的夜风也带了进来,但来人动作脚步都很轻,所以屋子里的灯火只略微闪了一闪。

    “皇兄,事情已经解决了,还请皇兄放心。”来人一袭绛紫夏衫,但胸前的交领却松松散散的,连腰带都没有系紧,发髻干脆就披散了下来。

    “七弟?来,快坐下。”帐子里原本还有一人在休息,这会儿见人来了,连忙起身相迎。

    “多谢皇兄。”来人微微一笑。

    “自家兄弟还谢什么?”他轻轻拍了拍来人的肩头,与来人并排坐下。

    “臣弟见皇兄的寝帐还有灯火,料想皇兄一定还没就寝,所以才敢前来。”来人说道。

    “正准备躺下呢,可巧你就来了。怎么样?这会儿还痛吗?”他边说边将来人左手的袖子卷了起来查看。

    “太医都已经处理过了,这点儿小伤不碍事的。”来人一脸的轻松,丝毫看不出来白日里曾经遭受过那么凶猛的袭击。

    “七弟,若不是你替朕挨了那一刀”他唏嘘不已,尾音竟似有些哽咽。

    在帐子里休息的人正是胤瑄,来人自然是胤玮。

    虽有八百里加急快马回宫报信,但当玉禹卿她们收到皇帝遇劫的消息时,已经是三日之后的事情了。

    谁都没有想到,在从海州返京的途中,在这样一个毫不引人注意的地方,竟然会遭遇悍匪打劫的灾祸。

    那是几个时辰以前的事情。

    日头当正,投下来的影子只有脚底周围窄窄的一圈而已。

    胤瑄和胤玮牵着马并排行走,正兴致勃勃地聊着这次海州之行的见闻。

    出宫已两月,在海州的时间占去了大半。

    海州一地原本物阜民丰,无奈海寇之祸一直未能根治。胤玘虽骁勇善战,但谋略终究逊了一筹。所以前段时日上京面圣,一是因为皇帝急召,二则是因为胤玘自己也没辙了,打算放下面子恳求朝廷支援。在与胤玮商讨之后,胤瑄才决定亲赴海州断绝此祸。

    其实海州一带的海寇多半来自于周围诸岛,生活向来自给自足,未曾涉足中原,与现世脱离,自然野化不驯。

    三人商量之后决定先礼后兵。

    先选派多名能言善辩的使者分别前往各批海寇的驻扎地谈判,规劝众人降服朝廷,以图后代安宁,并晓以利害说明。对待刚开始尝试着归降的海寇,除了惩处罪行累累的十几名海寇头目之外,其余众人皆赦免不说,胤瑄更下旨对其格外优待。本来这些海寇中的一部分人原来就生长在沿海城镇,只是后来出于种种原因逃到了海岛上去,被迫沦为了海寇,这些人内心深处其实十分怀念当初在中原的生活,相当厌弃当海寇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因此朝廷的“招安令”一出,他们不知有多高兴,转过头来便开始游说其他人归顺朝廷。这样影响下来,使者的工夫就可谓事半功倍了。

    另外,见朝廷如此诚恳,加之软硬兼施,便有一大批海寇争相归降。这样算来,就有七成多人离开了各个荒蛮海岛永居中原。这些人本就不情愿,甚至非常讨厌当海寇。只是一来周遭环境世代如此,祖辈的传统不能更改,只好无奈继续下去。其二,同裕朝这几十年来,准确地说是自先帝即位以来,对待海寇问题一直十分强硬,坚决不妥协,只用武力解决。但同裕朝虽国力强盛,兵力也很充足,然海寇占有天时地利之优,朝廷士兵多缺乏海战经验,且不敌海寇狡诈善变,非常不易对付,所以双方对峙了这几十年都一直僵持不下,没有一方有绝对的把握战胜另一方。这样一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