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烈女传》还是《列女传》?一个必须搞清楚的问题(第1/3页)  古书奇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列女传》是刘向编写的第三本书。这本书的重要性和知名度都远超他前两本书。其成书和流传的传奇性也更强。最为传奇的是,这本书的书名后来被偷换成了《烈女传》而大行其道。真名反而少有人知。看似一字之差,传达的理念却大相径庭,严重跑偏。且听我细细道来。

    此书产生的缘由颇为传奇。西汉时期汉成帝的皇后是赵飞燕。这是一位著名的皇后,比他这老公的名声可大多了。大家都知道环肥燕瘦,环是杨贵妃杨玉环,燕就是赵飞燕。赵飞燕可以和杨贵妃并列。而汉成帝跟唐玄宗的知名度一比,就直接被秒掉了。他只能跟着赵飞燕蹭热度了。总之二人是一帝一后,举案齐眉。但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赵飞燕居然失宠于汉成帝。以她这样大的腕怎能受此委屈?所以她就出了个狠招报复汉成帝!她招来一批壮硕美男,与他们无度。这跟后来的俄罗斯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有的一拼,后者也用过类似手段报复过自己移情别恋的丈夫,后来的后来还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扯远了,我们回来再看汉成帝这边。当时的光禄大夫刘向看到赵皇后如此秽乱,实在无语。最后忍无可忍,又不便明白指出,于是只好费了许多功夫,引经据典,搜罗昔时贤后贞妇,兴国保家之事,写成了一册《列女传》。他把此书呈献汉成帝作为讽劝,力斥孽嬖为乱亡之征兆,以盼望朝廷有所警悟。汉成帝拿到书嗟叹至三,频频予以嘉勉:“啊哈哈,书不错,书不错。”但耐人寻味的是就是不讲实质性的话,也终究未因此做出实际的行动。但刘向的《列女传》却却终于流传下来。这是一奇。

    二奇。此书是《史记》的有益补充。我们都知道,司马迁的《史记》里有七十列传,那是为王侯将相做的传。但可惜的是,七十列传里没有一个女人。作为占人口总数一半的群体,妇女在创造人类文明c推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人类自身繁衍中,妇女更具有特殊的价值,作出了特殊贡献。可是在我国,一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形成以宗法制度为核心,以父系家族为细胞的私有制社会,男女有别c男尊女卑的原则就逐渐被确定下来。反映在史学上,就是轻视和忽略对妇女人物的记载。《诗》c《书》c《春秋》虽有关于妇女的记述,但仅是只言片语。《史记》虽然为吕后立了本纪,为其他后妃设了《外戚世家》,并以较多的笔墨叙述了巴清寡妇c齐女缇萦及卓文君等妇女的故事,影响很大。然而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吕后攥着印把子,叱咤政坛很多年,不可能一带而过。列传里没有妇女同志的身影,终为憾事。

    刘向最早有意识地为妇女立传,专门写妇女,而且一写就写了104个,并形成了比较系统c完整的体裁结构。大大弥补了《史记》的缺憾。在此之后,史家逐渐注重对女性人物的记载,随时缀录,代不乏人。“盖凡以列女名书者,皆祖之刘氏”。无论是纪传体史书中的《列女传》,还是野史杂传和地方史志中的妇女列传,都曾受到刘向《列女传》的启示和影响。

    所以,刘向是中国第一个写妇女传记的作者,他的这本《列女传》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列女传》成书约于公元前20年,书共分七卷,分别是卷一母仪传,卷二贤明传,卷三仁智传,卷四贞顺传。卷五节义传,卷六辩通传,卷七孽嬖传,除母仪传记有14人外,其余各传均记有15人,时间从上古至汉代。

    《列女传》一石激起千层浪,后来千年有余波。它撰成后数十年,班固开始著《汉书》,除设《高后纪》和《外戚传》外,独列《元后传》,所记女性比《史记》要多。《汉书》还受《列女传》编撰主旨影响,增加了劝诫教化的色彩。其后陈寿《三国志》仍为后妃立传。到了南朝宋时,范晔著《后汉书》,除了立《皇后纪》(附皇女),又仿刘向《列女传》,在书中为皇族妇女之外的各阶层妇女设《列女传》,“搜次才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