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隋代藏书:复佛征书编目录,禁谶防厄写副本(第1/2页)  古书奇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隋(589—618年)

    581年(陈太建十三年)

    隋开皇元年,“高祖普诏天下,任听出家。仍令计口出钱,营造经像。而京师及并州c相州c洛州等诸大邑之处,并官写一切经,置于寺内;而又别写,藏于秘阁。天下之人,从风而靡,竞相景慕,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隋书·经籍志》)

    581—600年(陈太建十三年—隋开皇二十年)

    隋开皇间,有御书单本15000余卷,“部帙之间,仍有残缺。至于阴阳河洛之篇,医方图谱之说,弥复为少。”(《隋书·牛弘传》)

    583年(陈至德元年)

    隋开皇三年三月,秘书监牛弘向文帝上《请开献书之路表》。其中提出,图书典籍,代有兴废,一旦治平,必有兴集。明君应顺时际会,广开献书之路。

    牛弘于《请开献书之路表》中,系统总结历代书籍散佚毁失,提出了著名的“五厄论”。即:秦灭六国蠹下焚书之令为第一厄;西汉重聚及王莽兵乱而失为第二厄;东汉复积及献帝迁都而散为第三厄;魏晋谨守及永嘉之乱又复散失为第四厄;南朝旋又收集及末年萧绎于外城为第五厄。

    隋文帝采纳牛弘建议,下诏征求遗书,借书抄录。“分遣使人,搜访异本,每书一卷,赏绢一匹,校写既定,本即归主。由此民间异书,往往间出,一二年间,篇籍稍备。”(《隋书》)

    民间藏书纷纷呈献朝廷(隋),并获奖赏。

    584年(陈至德二年)隋开皇四年

    杨广(即后隋炀帝)于晋王王邸中设“宝台经藏”,储存佛教经典。史称经藏共分四藏,有经卷10万轴。正藏自藏,次藏以下,分送各大寺院庋藏。

    牛弘整理皇家藏书,并编制《开皇四年四部目录》。

    589—604(开皇九年—仁寿四年)

    隋灭陈朝,“收陈图籍,归之秘府”(《隋书·经籍志》)。

    命牛弘召集善书法者,在秘书省对陈朝官藏典籍补残续缺,分正c副二本藏于宫中,其余充实隋初官藏秘书内外三阁,总数达3万余卷。由此为隋朝国家藏书奠定了基础。

    隋官府藏书在秘阁,即秘书省。其沿袭前朝旧制,设有秘书监c丞各1人,秘书郎4人,校书郎12人,正字4人,录事2人,领著作c太史二曹。

    文帝令于寺院与秘阁内庋藏佛经。“并官写一切经,置于寺内,而又别写,藏于秘阁。”《隋书·经籍志》

    589年(开皇九年)

    文帝下诏,购求遗书于天下。

    593年(开皇十三年)

    诏禁民间修撰国史。“人间有撰集国史,藏否人物者,皆令禁绝。”(《隋书·高祖记》)。二月,隋文帝大禁谶纬,下诏称:“私家不得隐藏纬候图谶”。十二月,帝敕书,废像c遗经,悉令雕造。(陆深《河汾燕闲录》)

    597年(开皇十七年)

    秘书丞许善心主持隋政府藏书整理工作,是年“奏遣李文博c陆从典等学者十许人,正定经史错谬”,对隋国家藏书进行第二次整理。仿阮孝绪《七录》,以家藏典籍为基础,更著新目为《七林》。是为一部较完备的私家目录,该目已佚。(《隋书·许善心传》)

    605—617年(炀帝大业间)

    史称“炀皇好学,喜聚逸书,而隋世简编,最为博恰。”(《旧唐书·经籍志》)此时官府藏书地除秘阁外,增加观文殿c修文殿c嘉则殿三处。

    炀帝为发展官府典藏,倡导大肆抄书。“秘阁之书,限写五十副本”,且“分为三品,上品红琉璃轴,中品绀琉璃轴,下品漆轴”。“是时制成新书凡三十一部,总一万七千余卷,入观文殿宝厨”(《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