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明朝藏书:与火灾斗多奇谋,大火熊熊更无情(第1/5页)  古书奇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明(1368—1644年)

    1368年(洪武元年)

    八月徐达率兵攻入元大都(今北京),收图籍c祭器c仪象c版籍等物。将所藏宋元雕版旧抄,及元奎章阁c崇文阁等秘室图书,尽数载运金陵(南京),归入南监(即南京国子监)。后南监据此类板片,修补印行,即后世所称“三朝本”,以《十七史》最著名。

    十一月于宫中建“大本堂”,“取古今图籍充其中,延四方名儒教太子诸王”(《皇明典礼志》)。该堂为太子读书处,亦收储大量典籍,并藏有元明两朝案牍文书。命有司广求古今书籍。

    1370年(洪武三年)

    太祖仿唐宋元旧制,设弘文馆c秘书监,专司收藏c校理典籍,教授生徒。

    三月明“置秘书监,秩正六品,除监丞一人,直长二人,寻定设令一人,丞c直长各二人,掌内府书籍。”(《明史·志·职官二》)

    1372年(洪武五年)

    《洪武南藏》开雕,完成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又名《初刻南藏》,为明太祖敕令,于南京蒋山寺雕刻的官版大藏经,属南方系。收经1600余部c7000卷,分作678函,折装本。

    1380年(洪武十三年)

    七月太祖废除中书省c丞相等职,并罢秘书监。“并其任于翰林院,设典籍二员,掌凡国家所有古今经籍图书之在文渊阁者。”皆因丞相胡惟庸谋反案波及所致,故使官府藏书统归于翰林院典籍执掌。

    置行人司,设行人(正九品),左右行人(从九品),寻改行人为司正,左右行人为左右司副,更设行人。行人司亦有专门藏书,且编有行人司书目。

    宋亡后,两宋监本书版多移入西湖书院,相继修补出版。是年移送南京国子监,重新整补。

    1381年(洪武十四年)

    太祖以国子学书版岁久残剥,命诸儒考补工部,督匠修治。赵俊奉诏监理,古籍始备。

    1382年(洪武十五年)

    诏南京国子学改为国子监,继续藏书c刻书,贮存书版c石刻。监内设典籍厅,位于彝伦堂之东,占屋3间,专门用以储藏书籍。另有东c西书库楼各7间,也用于藏书。其中大量书版,为宋元朝所遗,后又将杭州西湖书院南宋国子监刻版及元代刻版运至南京收存。北监建立后,部分书版被运往北京。有《明南雍经籍考》上下两卷,上卷著录明英宗天顺年间官刻书140余种,不分类,有书名c册数c卷数及存佚情况等项;下卷为梓刻,著录监本书300余种,分制书c经c史c子c文集c类书c韵书c杂书c石刻九类。

    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

    太祖诏校正南京国子监经书刻版,印行颁藏于天下。以历代正史c典制书籍及经史子集为主,此类版本书籍后来称为“南监本”;又历经宋c元c明三代修补,称为“三朝本”;而部分书版漫漶不清,以之印出的书籍也称“大花脸本”。

    1399—1402年(惠帝时)

    朝廷遣专使往各地求书。对撰著进献“有补政治”书籍者,赐金币,进以官职;对无补于世道人心之道家炼丹之类,却而不纳;对妖言惑众,期冀富贵持献所谓“天书”者,则杀头问斩,以杜流弊。

    1403年(永乐元年)

    于北京设置国子监,亦称“北监”或“北雍”。与南京国子监遥相呼应,位于京城安定门内。

    1405年(永乐三年)

    南京文渊阁建成,位在南京奉天门东,占屋五间,为中秘藏书之所。内置书柜若干以藏书,珍籍秘档c累朝御笔c《实录》c《宝训》c《玉牒》及其它重要书籍等,皆藏于此处。徐达从元大都取回的宋金元大量典籍,从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