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末民国私人藏书:可歌可泣藏书家,保护文献事迹奇(第1/5页)  古书奇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清朝灭亡到1949年的几十年中,中国也出现过一些颇有名望的藏书家,他们为保存中国文化典籍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民国时期主要藏书家和藏书楼有缪荃孙(公元1844—1919年)和他的艺风堂c李盛铎(公元1859—1935年)和他的木犀轩c傅增湘(公元1872—1949年)和他的藏园c梁启超(公元1873—1929年)和他的饮冰室c莫伯骙(公元1878—1958年)和他的五十万卷楼c刘承幹(公元1882—1963年)和他的嘉业堂c周叔弢(公元1891—1984年)和他的寒在堂c郑振铎(公元1898—1958年)和他的西谛书库等。

    在上述藏书家中,以李盛铎c傅增湘和郑振铎最具代表性。

    李盛铎及其木犀轩

    李盛铎,字嶬〔xi西〕樵(椒微),号木斋,原籍江西九江,生于北京。李盛铎的曾祖父李恕,系道光年间贡士,在九江建木犀轩,收藏图书10万卷。祖父李文[氵昱][yu育]为奎文阁典籍,专司宫廷图书管理。父李明墀[chi池]为户部员外郎,先后任过湘闽两省巡抚,生平好聚书。李盛铎为光绪时进士,出任翰林院编修和京师大学堂总办,后出使日本c比利时等国。曾任过山西巡抚。民国后任过参议院院长c农商总长等职务。李盛铎从小遍读经史,酷好目录c校雠之学,染上嗜书之癖。李氏木犀轩原来藏书质精量富,后在湖南收购了湘潭藏书家袁芳瑛卧雪庐的大部分藏书。在出使日本时,因日本明治维新后,旧籍废弃,得日本岛田翰和岸田吟帮助,购得很多国内少见或久佚之书。任学部大臣时,敦煌劫余卷子运至北京,他挑选许多精品收藏。基于以上原因,李氏木犀轩所藏宋元善本有近300种,其中有南宋初建阳刻本《史记集解》c《汉书》,建安黄善夫刊本《后汉书》c《通典》c《说苑》c《论语》等一大批宋元刻本,多为海内外孤本;木犀轩另一突出特点是所藏不少为明清抄本,抄字规整,不少抄本保留了宋刻原来的面貌。还有一些名人抄本如汲古阁影宋本《谢宣城集》c钱曾述古堂影宋本《才调集》等,都是稀世之书;李氏还收藏许多稿本和名人校本。收有戴震c翁方纲c焦循c丁晏c缪荃孙等人的手稿。藏有钱谦益c黄丕烈c顾广圻c周锡瓒c李文田等人的校本。这些都是别的藏书家不能比拟的。

    李盛铎斋号甚多,依照不同类型的书籍而分斋收藏;建初堂收藏李氏先人遗书;甘露簃〔yi移〕收藏钦定图籍;庐山李氏山房收藏家乡图书;古欣阁和延昌书库专藏金石;俪青阁专收墨宝;麐〔l淋〕嘉馆是其在京师的藏书处;凡将阁为保存本人著作之处。木犀轩是李氏藏书的总名称。记录李盛铎的藏书目录大约有十一二种,其中以赵万里c常芝英编辑的《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李氏书目》三册最为有名,它记载李氏藏书9087种58385册,基本反映了李盛铎藏书的面貌。李氏木犀轩藏书大约有一万多种,在李盛铎晚年,其妾以“木斋遗弃伤害罪”诉于天津地方法院,索赔金5万,李氏曾与北京图书馆协商转让藏书,时因北图经费紧张未果。1935年李盛铎辞世,1939年其子将木犀轩藏书全部售予北京大学图书馆。

    傅增湘及其双鉴楼和藏园

    傅增湘,字润沅(沅叔),别署双鉴楼主人c藏园居士c藏园老人等。四川沪州江安县(今属宜宾地区)人。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中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同年戊戌变法,他与维新派刘光第c杨锐交往密切。辛亥革命后参政,创办女子师范学堂,曾任王世珍内阁教育部长,“五四”运动中因抵制罢免蔡元培的命令,被免职。此后傅氏便专心从事收藏图书与校勘的工作,并进行目录学和版本学研究。曾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

    傅增湘大规模收藏古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