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武则天太有才:编书助她登帝位,写书助她治天下(第1/3页)  古书奇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现在的很多大学教授出书,或编或著,都是为了晋升职称。一代女皇武则天为了晋升皇帝这个“职称”,也干过类似的事儿。

    大家都知道,一代女皇武则天之所以登上皇帝宝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高宗李治的身体很差,因此武则天就有机会帮助他处理政事,加之她当过唐太宗的“才人”,在太宗身边耳濡目染,“没吃过猪肉,却见过猪跑”,且又天资聪颖,所以很快度过了“实习期”,成为能独当一面的“皇帝型人才”,直到能和高宗李治共同临朝称制,大唐成了他们夫妻俩的“夫妻店”,进入唐朝历史上的“二圣”时期。

    表面上是唐高宗和武则天共同执掌朝政,但由于高宗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实际上是由武则天以皇后的身份来处理大量的国事。

    这时的她非常清楚,自己深居后宫,要想驾驭整个国家机器,还需要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亲信力量。当年曾为她争取皇后地位出过大力的亲信们,十多年来,大都被淘汰殆尽了,只剩下李绩c许敬宗两人,也已是风烛残年,不久于人世了。因此,武则天准备重新建立一支新的力量,作为自己治国安民的工具。

    公元666年,武则天从左c右史和著作郎中,物色了一批才学俱佳的文人学士组成了她的御用枪手团。这批文人学士被特许从玄武门(皇宫北门)出入禁中,时人称之为“北门学士”。

    武则天“以修撰为名”,把这些文章高手召入禁中之后,编写了一批署武则天之名的著作,如《玄览》c《古今内范》c《青宫纪要》c《少阳正范》c《维城典训》c《紫枢要录》c《凤楼新诫》c《孝子传》c《列女传》c《内范要略》c《乐书要录》c《百僚新诫》c《兆人本业记》c《臣轨》等书,共一千余卷。

    武则天建立的“北门学士”,名义上是修撰著作,实际上是武则天的抢班夺权的“智囊团”。

    上元二年(675年),高宗李治患的风眩症更厉害了,便与大臣们商议,准备让武则天摄政。宰相郝处俊谏道:“陛下奈何将高祖c太宗的天下,不传给子孙而委任给天后啊!”李治因而暂时停议。武则天得知后,就密令他们参决朝政,“以分宰相之权”。可想而知,这批“北门学士”把当时的宰相郝处俊黑得多么惨。“北门学士”们一定在看着宰相暗自得意:“呵呵,抢戏,我们是专业的!”。

    他们组成的智囊团,为武氏造舆论c定主意出了很大的力。在此后的二十余年中,武则天不仅在皇后的位置上坐得稳稳当当,高宗死后她又临朝称制,并逐步造成改唐为周的形势,这些都是与“北门学士”分不开的。因此,武则天也没有忘记这些功臣,他们多数被擢升为三c四品高官,范履冰c刘祎之还做到宰相,长期受到重用。

    “北门学士”不仅帮助武则天分减皇权和相权,而且在有关国家的经济c军事c文化c政治等方面为武则天出过不少良策。公元674年,唐高宗称天帝,武则天升为天后,四个月之后,她就在“北门学士”的协助下,提出了一个很有专业水准的治国理政政治纲领:《建言十二事》。其内容为:一:劝农桑,薄赋徭。

    二:给复三辅地(免除长安及其附近地区之徭役)。

    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

    四:南c北中尚(政府手工工场)禁浮巧。

    五:省功费力役。

    六:广言路。

    七:杜谗口。

    八:王公以降(下)皆习《老子》。

    九:父在为母服齐衰(丧服)三年(过去是一年)。

    十:上元《年号)前勋官已给告身(委任状)者,无追核。

    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增加薪水)。

    十二: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提级)申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