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8章 新贵家族(第1/2页)  攀龙化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即便连续遭遇了旱灾和蝗灾接连的侵袭,整个关中地区收上来的田赋最终居然达到了去年的七成,这可比建元四年和五年这两年的田赋要强太多了。

    这里面尤其以新丰县和长安县两县收上来的田赋为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两个县百姓们所缴纳的田赋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比去年增加了半成。

    如果说新丰县是靠整体的话,那么,长安县能够取得这样的佳绩,靠的仅仅是修成君金府,或者说得直白点,靠的是金知蝉一个人而已。

    长安县那些皇亲国戚、上朝官们在整个县域内的土地是不缴纳一粒粮食的田赋的,而金知蝉却一直秉呈着一个原则,不管母亲的身份地位如何,是否仍然受到刘彻的宠信,金府手中的土地每年都会向官府按时缴纳朝廷规定的各种赋税。

    而且,金知蝉这么做,其他人还不能说金府坏了规矩。因为,金府手中的土地,全都是那些散户农民主动投献给修成君的。在官府的地契中,这些土地的主人其实还是这些手中握有极少量土地的农民。

    金府在其中每亩只抽固定地租,五斗粮食,剩下的全都归这些名义上的自耕农,实际上金府的佃户们所有。表面上看,金府收的田租并不低,比有些不善于经营的地主,或者手里面多数旱田的地主收的地租还要贵很多。

    因为,这些地主收的是四到五成的地租,可因为他们的土地产出根本就达不到金府的水平,这些土地的粮食总亩产量别说是一亩一石五了,就算是一亩一石都很难达到。

    反观金府的那些佃户们,家家户户几乎是每年每亩都能收获两石以上的粮食,而且,金府每年都会休耕三分之一的土地,这些被闲置一年的土地,佃户们无需负责,而是由金府代他们照常向官府缴纳各种赋税。

    如此种种,精明的人一算,金府每亩收的五斗粮食不但不高,反而是有些低了。

    何况,凡是在京师周边居住的人,心里面都知道,这个身份有一个隐性的好处,那就是长安县县令不敢像地方上主官一样,随意征收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

    在后世,帝都每年都会在取暖、降温、蔬菜等等方面给予所有帝都居民各种各样的补助。少收税,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补助。

    这次,金府的土地之所以会反过来迎来大增长,一方面,得益于鸭群在扑灭了大量蝗虫的同时,也会在田地里留下粪便,这样就能给庄稼补充平时就算是金知蝉都很难搜集的磷肥。禽类的粪便中富含植物生长所学的氮磷钾三种肥料中的磷肥。

    金知蝉自己养得鸭子,当然要先紧着自家的土地,用以扑灭蝗虫了。这一点,即便有人因此而颇有微辞,可也没有人敢在刘彻的面前投诉金知蝉。

    而另外一方面,金知蝉采取的丢车保帅的方法,激发了百姓们巨大的积极性和动力,为了保住剩下田地里的粮食,佃户们这段时间如同呵护自己孩子一般,心呵护着剩余的土地。

    旱灾来临之前,金府打了不少井,用从外地进口的木材也打造了不少水车,因此,金府手中那些易于灌溉的土地全都没有受到旱灾的影响。

    这件事,不单是长安县县令知道这其实是金知蝉的功劳,就连刘彻也清楚。这是,即便是如此,刘彻也不好因此而封赏金知蝉,毕竟她还是未出嫁的姑娘,这个时候还不易拥有爵位。

    因此,刘彻只能把这个功劳记载了修成君的身上,现如今,修成君这个封号的汤沐邑前后累计已经加到了三千户。要知道,刘彻的大女儿当利公主现在的汤沐邑也只有三千户而已。当然,当利公主的汤沐邑是盐邑,与修成邑的富庶程度不可同日而语。

    而金知蝉的大姐金雀儿的汤沐邑即使实在边郡,也有一千户之多。

    自从太皇太后窦姬驾崩,窦氏一族的势力土崩瓦解,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