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南安王世孙临安伯(第1/2页)  红楼贾大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初,之所以先用木匠打造木质的机械钟,除了时间紧急之外,就是为了先检验一下图纸上的设计尺寸,如今木质的样品完美呈现,贾珠开始考虑聘请出色的铁匠打造铁质的机械钟,同时加上图纸上的自动打点部件。

    因此,贾珠在招生告示上额外注明,诚聘一流的匠人加盟书院,尤其是出色的铁匠。很快就有一个铁匠慕名而来,表示愿意无偿把这个机械钟打造成铁质的,不过生铁的原材料由书院负责落实。

    区区生铁,贾珠还是承担得起的。然而,当铁匠看到设计图纸上的打点部件时,却建议使用铜质的,那样的钟声听起来清脆响亮,传播更广。

    贾珠听了铁匠的建议,想想也对,竟然已经大费周章打造,何不使用像铜质这样的高贵材料,就算是为岳麓书院打造一个镇院之宝罢了!这样一来,贾珠咬紧牙关,将自己随身携带的家当全部拿出,用于打造铜质机械钟。

    两个月之后,铜质的机械摆钟打造完毕,完美地坐落在岳麓书院的讲堂前,光荣成为本院的镇院之宝。贾珠为这个镇院之宝召开了一个盛大的展览会。

    每到半点和整点的时候,嘹亮的钟声就会响彻天际。很快,越来越多的学子慕声而来,都想进入岳麓书院学习。

    招生之后,便是定课表。贾珠把课程分为进士科和理工科。进士科自学,毕竟这些书呆子从小熟读四书五经,根本用不着别人教了,恐怕贾珠还得向他们学习。

    理工科主要就是基础的数学和物理,贾珠自然是唯一的讲师,宋一佐则成为了贾珠的助教,毕竟宋一佐可是贾珠一对一教学出来的。

    当初,贾珠被打发差遣到这里,就是要让书院恢复原有的规模。此时,书院的最大问题已经不是规模,而是经费。

    长沙府各县中有个别官员也在岳麓书院听过讲学,听说书院里的学员又人丁兴旺起来了,不免欣慰,于是这些人建议是不是应该给书院拨款,还特意在会上提议表决。

    然而,府衙那些老顽固最终却否决了拨款给岳麓书院的提议,甚至处处刁难,还派官兵到书院,以聚众闹事的名义,驱散前来听讲的学员。

    贾珠索性冲到了府衙质问道:“书院开堂讲学,安分守己,你们凭什么断定是聚众闹事?”

    老顽固嘿嘿一笑,说道:“公子莫急,其实说难也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书院要想开堂讲学,少不了聘请一位名正言顺的山长。”

    事后,贾珠才从临安那里得到消息,这个知府是有意刁难,其实并不一定需要什么名正言顺的山长,而只需要一个保证。

    “什么保证?”

    “书院开堂讲学之后,要是有什么好处,别忘了他一份就是了。”

    好处?连经费都没有,哪来的什么好处!贾珠气得不想说话,就算真有好处,又凭什么给他,他一个知府还惦记着办教育的油水,真是荒谬!

    看着满大街的美味佳肴和奇珍异宝,贾珠却只能拮据地打马而过,他的那些生活费可都投入到书院的运转了。这样的苦逼生活直到这一天的到来彻底结束了。那天,贾珠来到书院视察,宋一佐神秘兮兮地把他拉进了后院。

    “公子,你瞧瞧这是什么?”

    宋一佐把十几页标着各种印花的纸张递给了贾珠。贾珠翻看了几页,似乎都一样,没看明白到底是什么。

    “这是什么呢?花花绿绿的,难道是银票?不对呀,我听说本朝宝钞在正德年间就废止了啊!”

    “公子,这确实不是银票,可是却比银票还要值钱呢!”

    宋一佐笑咧咧地说道,他可从来没有这么开心过,咋就掉钱眼里了呢?贾珠又反反复复看了几遍这几页纸张,这才看到了几个重要的信息。

    “一百九十八亩?二百五十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