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活捉凶手(第1/2页)  红楼贾大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眼下,王府乃至整个长沙城还没有人知道世子爷的真实情况,临安伯在贾珠的指点下,已经让长沙府的所有道观向大众宣传,世子爷追随高东篱道长云游四方而去了。那些道观也十分乐意,因为他们可以借世子爷的名声和威望为道士以正名。然而,有一个人不得不防,那就是最大的嫌疑犯,那个送水的侍卫。

    按照基本演绎法的思路,贾珠觉得嫌疑犯一定会回到长沙城,和镇国夫人的贴身丫鬟接头,把行动的结果透露出来。一旦被他们知道世子爷已经中毒身亡,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贾珠必须阻止这件事情的发生。

    贾珠的方案是在两头同时设防。镇国夫人这一头,让临安伯帮忙,监视着镇国夫人以及她的贴身丫鬟,一旦丫鬟有外出行动或是单独离开,必须尤其的注意,因为那很有可能就是要跟嫌疑犯接头了。至于嫌疑犯的另一头,贾珠让临安伯派出可靠的侍卫,随他暗中在长沙城各个城门以及王府的各个府门进行蹲点守候,一旦发现了嫌疑犯的身影,立即逮捕。

    果然,不到两天,两头都有所发现。临安伯发现,镇国夫人的贴身丫鬟单独离开了王府,便一路跟踪而去。另一头,贾珠也同时发现了嫌疑犯的身影进了城。为了不打草惊蛇,贾珠先是一路跟踪,准备在没有人的地方将他逮捕。巧就巧在,嫌疑犯和镇国夫人的贴身丫鬟都来到了同一处隐蔽的小茅屋里,于是临安伯和贾珠同时现身,把他们给一举抓获了。

    贾珠将这两个人押往书院秘密进行审问。然而,他们却不招供。贾珠跟嫌疑犯说出了此事的厉害关系,摊开所有的底牌,让他知难而退。人证物证都有,他是难逃死罪,如果拒不招供的话,就株连全族,到时候,别说镇国夫人了,就是南安次妃亲自出面也是救不了他的。但是,如果他愿意把事情来龙去脉进行招供,就饶恕他的全族。于是,嫌疑犯只好把自己如何投毒害死世子爷的过程招供了,同时牵连出镇国夫人的贴身丫鬟,说一切都是丫鬟指使她这么做的,还给了他巨大的钱财作为报酬。

    可是,当贾珠问他,是否知道又是谁指使丫鬟这么做的,得到的答案却是不知道,竟然丫鬟是镇国夫人的人,而镇国夫人又是南安次妃的人,他自然不敢多问,因此要想指认镇国夫人是没有依据的。这样一来,贾珠只能对丫鬟进行逼供,由她来对镇国夫人进行指控。然而,这个丫鬟的嘴巴实在是太硬了,无论贾珠如何循序逼供,她都矢口否认整件事情和镇国夫人的关系,而说这一切都是她自己一个人预谋的。这当然是一派胡言,一个丫鬟为何要跟世子爷作对,又哪里来的钱财收买侍卫。

    临安伯告诉贾珠,他已经打听得知,这个丫鬟是个孤儿,从小被镇国夫人收养,因此可以说是一心一意为镇国夫人卖命,如此命都可以不要,怎么可能指控镇国夫人。贾珠意识到一切功夫都白费了,要想借此机会打倒镇国夫人,为世子爷报仇恐怕是不成的了,只好放弃。为了继续隐瞒世子爷的真实情况,贾珠让临安伯以私通的罪名把这两个罪人交给了王府的审理所,并确保在镇国夫人知情前,对她进行死刑的处决。

    镇国夫人听说贴身丫鬟被处决之后,大惊失色。当然她并不是因为自己的贴身丫鬟被处决而愤怒,而是担心事情败露,危及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贾珠让临安伯趁此时机亲自出面,对镇国夫人进行一番好意的劝说,希望她不要再对世子爷和自己有任何杀念了,并特意强调,说她的贴身丫鬟事实上已经把所有的事情招供了,而他念在还是一家人的份上既往不咎,让审理所的人不再刨根问底,这才没有危及镇国夫人乃至南安次妃,否则的话,镇国夫人和南安次妃也不会有好日子过了。镇国夫人不觉惊恐,顿时果然不再心生杀念了。

    然而,令贾珠没有想到的是,镇国夫人的报应很快就来了,然而这个报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