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 墨子抚琴(第1/2页)  箭王在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飞鹰感觉很尴尬,也想跟着神剑一起离开。突然,墨子温和的声音传来,“飞鹰,你留一下,我有话跟你说。”

    “墨子先生,你找我何事?”飞鹰一脸懵懂。

    “我看你骨骼清奇,世间少有,如你拜我为师,我将倾毕生绝学相授于你。”

    “关大人待我不薄,我们主仆刚刚相见,未有尺功相报,怎敢轻易离开?”飞鹰说着,心里压抑着一阵莫名的兴奋。

    “世间庸碌之辈很多。关术非智者,亦非当世之英雄。我见关术待人真诚不二,故以礼相待。”,墨子顿了顿,接着说,“关术此人痴迷于术却未得其道,度生于仁又未得其仁,是非智也。心境格局所限,自非英雄也。”

    墨子示意飞鹰在一木椅上坐下,自己也抚琴而坐,对他道,“我观你是难得的将才,只要好心栽培,将来不可限量。我从你眼神里读出了沉着,果毅,甚合你的眉宇骨相,“日月齐耳,双颧隆昌,不为将相,自抱绝学”,”就像是看到了三十年前的自己。”

    飞鹰想说些什么,墨子拿手轻轻挡了一下,“夫上智者,舞剑可锻其心,抚琴可乘其意,御物则相忘于道,无欲而欲其志,虚德而尽其道。”

    飞鹰很受领教,却忘了及时言谢,看起来似乎若有所得。墨子接着说,“以虚为用,则万物不染其心。以道为乾,则奋德未耗其身。曰智,曰能,不过将所德用之以虚,损之又损,虚极静笃,则洁妙精思源源不断,天工开物又何足道哉?”

    飞鹰点头称道。由于穿越之前,飞鹰的拈弓搭箭之术早已进入化境,极于一点,得此通化之言,心深领之,已参透不滞于物的玄妙。

    墨子接下来对天道进行了一番解释,“前者所讲皆上智之人,需沉潜用内。然人生于天地之间,须臾不离天道,万物皆同此理。天道穷于时势,不可逆之。夫乾坤之道在于天道为循,地道为顺,万物之序各有其源,各得其数,不可违也。”

    飞鹰深知,墨子不是一般的智者,后世早有公认。飞鹰看到,墨子抑存觊觎天下之志,却怀纳天下寒苦之心,真是让人好生敬佩。

    墨子接着道,“人道之损益终决于天道。现今礼乐崩坏,人心形于险恶,诸侯争伐不断,纷争未已,大乱肇始。夫争霸之势即土地兼并之势,背离天道,百姓受其戕害,诸侯之祸亦不远矣。人道之祸,非人心所致,乃逆行天道至于此,其势颓,百姓危。”

    飞鹰连连点头。进一步,墨子对儒家思想进行了点评,

    “夫孔子者,知其不可而强为,真圣人也。然拂逆上意,亦非上智也。夫仲尼半生漂泊,徒宣仁义之道,惶惶如丧家之犬,因未得顺天下之势也。人心既乱,仁义何为?本末倒矣。莫若法之霸术,治患疗疾于沉疴,虽未能力挽狂澜,却可振一时之风气。亦莫若以攻对攻,攻守兼备,德爱相加,教之以朴而去儒礼,教之以善而高其义。儒家仪式之浮靡繁琐,有如厚葬之风,早已日落西山,非久存之道,亡于人心。”

    飞鹰听得久了,独最后一点听之难解,遂起身还礼道,“多谢先生赐教。”

    “不急,不急。且听我抚琴一曲如何?”墨子再次示意耐心静坐。飞鹰想,从未有人如此近距离聆听过墨子抚琴之音,真是穿越无憾。

    墨子信手弹了一首《幽兰》。据蔡邕的《琴操》记载:孔子周游列国,未得诸侯的赏识,自卫国返回晋国途中,见幽谷中茂盛的芳兰与杂草为伍,触发怀才不遇之情,遂写下琴曲《幽兰》。

    “墨子自比幽兰,其志未得伸之于天下,故以此自况。”飞鹰细想,大概如此吧。

    飞鹰不知,后来的文人骚客对此曲钟爱不已。唐朝大诗人白居易聆听此曲后,写下了“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