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帮忙(第1/2页)  煤城医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与书记告别后,我跟着何娟来到她办公室。院办是个大杂烩,要对应矿里党委办c行政办c人事科c财务科c劳资科c工青团妇c纪检监察等8个部门,主任管全盘和纪检监察,另一个叫李卫的年轻人主要对应矿“两办”的行政事务,何娟负责人事c劳资c工青团妇兼打杂。现在主任和李卫在分管副院长的带领下,全力以赴跑医院升级,办公室除财务工作外,全部压给何娟一个人。

    听何娟介绍完,我慢慢明白。办公室是医院的“管家”,何娟就是管家的“管家”,杂事全包。看来我帮忙也就是打打杂,接接电话,跑跑腿,其他事情我也不熟悉,没办法帮。我正等着她安排的时候,小妮子开始吩咐,“你刚来也不熟悉情况,也不帮不上忙。你就帮我写两个材料。”

    “一个是我们医院刚刚在七一被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一个是我们妇产科的柳医生被评为优秀党员,矿里的报纸要宣传,要我们提供一手材料,说首先要自己单位重视才报道。胡院长无所谓,王书记很重视,说要争取,李卫没空,要我写,写了两次都说不行。你是大学生,这事小菜。”

    “我是中专生,你搞错了。”我立马回答道。

    “在我们眼里都是一样,反正都是干部。”何娟俏皮的说,眼里却露出一丝狡黠的神态,被我捕捉到了。

    这小妮子嘴里口口声声我不熟悉情况,别的事情干不了。可是写材料更需要熟悉情况才能动手的事情,却被她直接无视。让一个不是科班出身,又刚到一个新地方的人来写先进事迹材料,纯粹是让人拿起石头打天—无从下手。这么做,是报复?还是立威?我心里有怀疑。

    何娟对写材料可能是真的底气不足,想推出去心情急迫。要我来写,我猜测也许仅仅是一种烫手山芋能推就推的试探心里作崇,也不排除有给我难堪的因素。毕竟从见面开始我的眼神在她身上就太放肆,让她感觉到不爽,也许是老职工对新职工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这一招不能说不厉害。我写好了,她完成了任务;我写不好证明我这人没这个能力,毕竟我是学放射专业的,写材料不擅长很正常。别人也不可能说她什么,因为领导明确我是给她帮忙的,工作有难有易。但我就不一样,上班第一件事就是一个考验,我爽快答应写好了,那说明我有才;写不好或坚决不答应写,我这人就和她一样,肚子里也就那么点货。这个消息一传出去,我的第一印象就会打折。其他的事,哪怕自己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在别人看起来还得时间来检验。

    可是何娟想错了。写这些东西对我来说真的不算啥。我老爸在乡政府干了十多年的秘书,什么材料都写过。他老人家就是凭着一支笔把自己从一个民办老师变成了一个乡政府正牌干部,并在我们当地十里八乡都小有名气。一个初中没毕业的人能够有此收获,付出的努力不是一般人能做到得的。他写材料特别认真,一个材料反复写反复读,我从小就是在他的那些朗朗上口的读材料声中长大。耳濡目染中自己也慢慢能对文字有了感觉。当我到江城卫校读书后,这种感觉有了用武之地,写报道c写广播稿成了我学校生活的一部分,后来还干了一段时间校报的编辑,但这玩意太累人,一年后我想干校报记者,还参加过校园记者业余培训,无奈我普通话太差没选上,受了打击才收手不干。

    卫校那地方,天天学的是怎样弄清楚人体构造,接触的都是生老病死的大事,难得有阳春白雪的情怀。大家都觉得学的是技术活,写不写得好文章对毕业分配没啥帮助,何必去劳心费力。校报维持运转都困难,对我们这些中途溜号的就很不客气,我想提前退出校报,那一切好处都没的份。我的写作能力就这样也被学校雪藏,在档案中看不出任何蛛丝马迹。四年过去,我挥一挥衣袖,没带走一片云彩。

    我这人有一个特点,对任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