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五八章 战神(第1/2页)  大宋之重铸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随着兀术狼狈北逃,拔离速阵前被斩。

    从黄州东下进犯江州(九江),被刘光世所阻的金军闻讯后,也纷纷北撤。

    至此,此番金军入侵江南的战事以失败告终,彻底划上句号。

    徐还c岳飞c韩世忠等将领的奏疏也纷纷送去临安,因为兀术最终逃脱,所以诸将不敢擅称为捷报。

    其中尤以韩世忠的奏疏最为特别,乃是一封请罪疏。

    白鹭洲一战过失,以至兀术逃脱,损兵折将,还累得孙世询c严允两员副将阵亡,韩世忠自请降罪惩处。

    与此同时,护国夫人梁红玉也上了一封奏疏,却是弹劾疏,弹劾对象正是自己的丈夫韩世忠,罪名是“失机纵敌”。

    梁红玉要坑夫?显然不可能,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双簧!

    妻子弹劾,丈夫请罪,姿态已经够低,态度也足够诚恳,纵然有错,朝廷怪罪起来也会轻很多。

    尤其是调查之后,驸马徐还提供佐证,白鹭洲之败更多是天气原因,实乃人力所能预料,毕竟七月间江上无风这种事忒少见。

    甚至还有传言说丽日无风是兀术专门斩杀牛马,剜妇人心祭天求来的。当然了,这种站不住脚的说法朝廷肯定不会采信,但也从侧面说明,韩世忠之败主因在于天时。

    损兵折将不假,跑了兀术也是真,但若天时之变怪罪一个将领,难免就有点那什么

    何况在此之前,韩世忠是立下大功的,歼灭金军两路先锋,黄天荡围困金军四十四日。其夫人梁红玉亲自击鼓,巾帼不让须眉,夫妻二人可谓是功勋卓著。

    这功过略微对比,再过分追究就不合适了。

    尽管以参知政事范宗尹为首的些许文官对此颇有微词,但宰相吕颐浩,以及刚刚由御史中丞升任签判枢密院事的赵鼎大力支持,皇帝赵构并未多计较。

    然功过赏罚终究要对朝野,天下百姓有个交代,于是乎宋庭颁发了一道颇有意思的圣旨。

    韩世忠爵封英国公,但罢黜其浙西制置使的职位,因白鹭洲之战有“过失”,罚俸半年。但与此同时,其夫人梁红玉被册封为杨国夫人,赏赐丝绸锦缎。

    旨意传出,朝野都觉“有趣”,为此议论纷纷。

    这事该怎么说?

    明升暗降?英国公是爵位,浙西制置使才是实职啊,什么劳什子的杨国夫人更是徒有虚名而已。

    至于罚俸这种事,谁也没当回事,身居高位的官员谁在乎那几个俸禄银钱?

    也不对啊!

    韩世忠仍旧是武胜军节度使,兵权并未被剥夺,怎么能说是明升暗降呢?倒像是一奖一罚,功过相抵,显得朝廷赏罚分明。

    但也有人觉得,韩世忠这是明罚暗赏,浙西制置使不过是战事临危受命,是临时职位。如今战事结束,罢免合乎情理,韩世忠根本就没有遭到处罚,夫妻双双还成了“公爵”,不是“升”是什么?

    外面众说纷纭,韩世忠与梁红玉夫妇却相当淡定低调,回到临安之后入宫请罪谢恩。虽然皇帝丝毫不曾怪罪,但韩世忠夫妇仍旧以戴罪之身,闭门谢客,将谦退低调进行到底。

    随着金军北撤,江州再无压力,加封为荣国公的刘光世则率部东下,驻守镇江。与驻守建康的岳飞一道,拱卫江南两大门户。

    此番江南之战,岳飞也是快速崛起的一颗将门新星,钱塘江畔伏击金军先锋。

    牛头山下,激战金军拔离速所部,大破之,歼敌三千余,擒杀金将二十余,生生将金军逼出了建康。

    大宋朝野很多懂军事之人都对岳飞此举多有称赞,原因在于其意义特殊。

    徐还与韩世忠虽然几次伏击金军,甚至在黄天荡大败兀术,但都是借助了水战之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