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三〇章 大事件(第2/2页)  大宋之重铸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能稳稳守住东京汴梁吗?

    临安,秦桧也在时刻关注汴梁归属。

    虽然只是一座城池的归属问题,却有着非比寻常的政治意义。

    毕竟是都城,握在谁手中,合法地位就更高一筹。如此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限制西军东进的速度与势头。

    毕竟在没有彻底撕破脸皮的情况下,徐还若是贸然进驻东京,就有谋反嫌疑,是为天下所不容的。

    以东京为屏障,其动的齐鲁两淮之地便可顺利归属临安掌控。这些都是财赋重地,也是临安的重要屏障,握在手中才有资本与徐还一较高下。

    仅仅如此肯定是不行的,现在是一人半壁江山的格局,徐还在西边诸地经营日久,基础更为牢固。

    而对于临安而言,齐鲁两淮之地落入金国之手多年,饱受战乱之苦,还需休养生息,起码需要一两年才能恢复过来。

    所以,拖住徐还的脚步十分必要。

    一座东京城有限,那个南归之人也有限,说不定会将其逼上铤而走险的地步。最好的方式,仍旧是内部,在其身后。

    于是乎,秦桧想起了曾经前去长安册封的庆国公,想起了在长安的那颗棋子,是时候该动弹了。

    秦桧自觉安排妥当,天衣无缝,却没想到田师中的奏疏行文立即给了他当头一棒。

    东京满城饿殍,急需粮草。

    看到田师中奏疏中的描述,以及信使的详细补充,秦桧气不打一处来。金国人当真狠辣,临走之前还要狠狠祸害人一把。

    不过转念一想,似乎又没什么可说的,若非如此徐还兴许会抢先一步进入东京城,后果更为严重。

    凡事,总要付出些代价的。

    也罢!好在淮南与江南今岁大熟,最不缺的就是粮食,可以立即北运,前去稳定东京局面。

    在和议达成,光复故土,太后南归的要紧关头,千万不能出乱子。

    安乐郡王韦渊已经过了济南府,到了海边的登州,恭候南归的太后的韦氏。

    此乃朝野大事,皇帝赵构也动了心思,准备亲自北上,在途中迎候南归的母亲。

    时隔数年之后,皇帝再度离开行在,毫无疑问,这是一件颇为敏感的大事件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