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 玉鹤庵(第1/2页)  云起诸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徐子陵举手正欲敲门,一把平和的女声在耳鼓内响起道:“门是没有上闩的,贵客请进。”

    徐子陵给吓了一跳,他完全感应不到玉鹤庵外院竟有人在,而这声音肯定不是是主持常善尼的声音,究竟会是何人?当然绝非等闲之辈。

    他到玉鹤庵来,最大的心愿是可立即见到师妃暄,纵使此可能性极为渺茫,仍可打听师妃暄的行踪。找到她,可告诉她自己正尽力玉成她的心愿。

    举手推门,跨进玉鹤庵。院内铺雪给扫作七c八堆,院内树木积雪压枝c银霜披挂c素雅宁静。

    在其中一个像小山般的雪堆旁,一名眉清目秀乍看似没什麽特别,身穿灰棉袍的女尼正手持雪铲盈盈而立,容色平静的默默瞧着他。

    徐子陵与她目光相触,心中涌起难以形容的奇异感觉,就像接触到一个广阔至无边,无际神圣而莫可量度的心灵天地。

    她看来在三十许岁间,可是素淡的玉容却予人看尽世俗,再没有任何事物令她动心的沧桑感觉。

    青丝尽去的光头特别强调她脸部清楚分明,如灵秀山川起伏般的清丽轮廓,使人浑忘凡俗,似若再想起院落外世俗的事物,对她是一种大不敬的行为。

    徐子陵心中一动,恭敬施礼问道∶“师傅怎麽称呼?”

    女尼轻轻放下雪铲,合什还礼道:“若贫尼没有猜错,这位定是徐子陵施主,到这里来是要找小徒妃暄。”

    徐子陵一震道:“果然是梵斋主。”

    梵清惠低喧一声佛号,道∶“子陵请随贫尼来!”

    梵清惠瞧着徐子陵呷过一口热茶,淡淡道:“我这作师傅的并不晓得徒儿到哪里去,除玉鹤庵外,最有可能找到她的地方,是洛阳附近了空师兄的禅院吧。”

    徐子陵坐在她左侧靠南那排椅子其中之一,知客室四面排满椅几,他因不敢冒渎这位玄门的最高领袖,故意坐远些儿。从他的角度望去,梵清惠清淡素净的玉容融入窗外的雪景去,不泄一尘。

    梵清惠露出一丝微不可察的伤感神色,音转低沉道:“是否怪我们这些出家人尘心未尽呢?我们实在另有苦衷,自始祖地尼创斋以来,立下修练剑典者必须入世修行三年的法规,我们便被卷入尘世波鹗云诡的人事中,难以自拔。有人以为我们意图操控国家兴替,这只是一个误会。你有什麽不平的话,尽管说出来,不用因我是妃暄的师傅诸多避忌,我们可算是一家人嘛?”

    徐子陵听得目瞪口呆,事前任他想破脑袋,也没想过梵清惠是这麽随和亲切的一位长者,全不摆些斋主的款儿。

    梵清惠又露出微不可察的苦涩神色,一闪即逝,轻轻道∶“听妃喧所言,子陵对她全力支持李世民而非寇仲一事上,并不谅解。”

    徐子陵道:“是以前的事哩,到今天我清楚明白其中的情由。”

    梵清惠目光往他投来,柔声道∶“赢政和杨坚,均是把四分五裂的国土重归一统的帝皇,无独有偶,也均是历两代而终,可见他们虽有统一中土的‘天下之志’,却或欠‘天下之材’,又或欠‘天下之效’。”

    徐子陵谦虚问道∶“敢请斋主赐教。”

    梵清惠双目亮起智慧的采芒,道∶“天下之志指的是统一和治理天下的志向和实力,天下之材是有治理天下的才能,天下之效是大治天下的效果。秦皇有天下之志,可借统一六国后,不懂行仁求静,而以镇压的手段对付人民,以致适得其反。杨坚登位后,革故鼎新,开出开皇之治的盛世,且循序渐进的平定南方,雄材大略,当时天下能与之相抗者,唯宋缺一人,但以宋缺的自负,仍要避隐岭南,受他策封。杨隋本大有可为,可惜败于杨广之手,为之奈何?”

    徐子陵点头道∶“妃喧选取世民兄,正是他不但有天下之志c天下之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