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艺不由地朝宝光望去,眼里带着询问,涂山道宗他根本不熟悉,里面的人情世故,门门道道更是两眼一抹黑。
宝光年纪虽小,但长于涂山道宗,历练可不少。当日在祖师殿,他可看见罗艺这位师兄身上灵光熠熠,定然修为不凡,脾气又好,不像其他师兄看不起他这个小小道童,杂役弟子,于是赶紧道:“师兄,难道您不知道能来这里的大都是杂役弟子吗?像您这般的外门弟子根本不会来这的。”
闻言,罗艺更是不解:“为什么?涂山总要上不是说传道会所有弟子必须前来,否则按门规论处?”
宝光目光黯然,摇摇头道:“那已是数百年的老黄历了,据传闻自从多了乾坤二殿,周家弟子逐渐增多,传法会便逐步衰落,若非后来多了杂役弟子,这里根本没有人的,现在看来往后可能连杂役弟子都不会来了。”
多了杂役弟子,罗艺一惊,突然想起涂山总要上曾提过“涂山弟子,每代真传有九,内门一零八,外门三百六,此为定数”,至于杂役弟子根本没有提及出处,只在后面新增篇里稍稍概述下,并不分清。
现在听及宝光这么说,难道杂役弟子还跟周家有关,罗艺脸色不由黑下来,若真如他所想,那么可见周家在涂山道宗的势力之深,之广。
罗艺与周家的矛盾不可调和,周辉死在他的手中,祖师殿他更是首反周崂,而且周家想要他彻底臣服,这样的行径罗艺怎么可能会忍,想着,罗艺的脸色阴冷起来。
事实上,正如罗艺所猜想的那样,最开始涂山道宗并无杂役弟子,后来因周家势大,世家弟子增多,不愿做宗门任务,于是开始私下里将家里的奴仆们弄成所谓的杂役,涂山道宗当然不肯,可惜百年人劫后,宗门势力衰落,力有不逮,只好一边强烈遏制,一边同样招收大量杂役。因此才会出现杂役弟子,数量远比外门弟子之类的多得多。
在宝光的叙述中,罗艺渐渐知晓原来杂役弟子也分几种。第一种则是犯了错误被贬下来的弟子,但这种情况少之又少,数十年都未见得会有一次;第二种则是从外界招来的清白人,他们大多甘愿冒着硕大风险,也要一窥修行门道,这样的人是最多的。
第三种则是得罪了周家的人。他们被强迫成为杂役,做着最危险的活计,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没有人生来便愿意做杂役,强权与现实会不断压迫着他们,宣扬周家的威风。
最后一种则大不同,他们是周家的狗腿子,家生子,依靠着宗门内修为高深的世家子弟,不仅生活优渥,甚至对某些修为底下的外门弟子都敢呵斥驱使,极为嚣张。
“呵呵,这是崩坏在及,反客为主的征兆啊。”
于江城时,洪夫子曾专门讲过反客为主一事。每当臣强主弱之时,稍有野心之辈便看到机会,就想要控制以往自己效忠的主家,更有甚者,想要取而代之,行李代桃僵之法。
即是所谓的下克上。
一个势力的衰弱,除了外部压力,更重要的是内部的崩溃,特别是基层的混乱。现在涂山道宗的情况就是如此,原本应是严肃静穆的拜祖大典被人屡次打断,这是不守规矩;原本应该整个宗门最重要的传法会,现在讲师嫌弃弟子,甚至鄙夷,这是不尊根本;原本应该是从者如云之地,现在却无人问津,这是不重道法;原本应和谐相处的诸多弟子,现分为三六九等,以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甚至某些小鱼在大鱼的支持下,反过来吃掉大鱼。
洪夫子常说以人为本,现在涂山道宗先不说那些外门内门弟子,光是数量最多,且修为不差的杂役弟子们已经渐渐对它升起不满。
一派乱相,根基渐毁之兆。
显而易见,整个涂山道宗正在衰落,即便它曾是威名赫赫,传遍四方,但再这么下去,迟早如洪夫子口中的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