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十二,遇仙台(第1/2页)  灵台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少年当下真的很迷茫。

    筑基的标准便是真气凝聚化为金液,——所谓金液还丹,凝聚金液是成就金丹之基,也是筑基二字由来。

    金液凝聚,便可冲破体内奇经八脉关窍。

    奇经八脉不同于十二正经,八脉沉滞内敛,须待到十二正经中真气尽数凝炼圆满方能冲破,只要破开八脉中任意一脉,便算筑基一层,多破一脉便多一层,并不讲究次序。

    少年闭目运气,真气在刚冲破的任督二脉中畅通无阻。

    精神外放,殿内纤毫毕现,比从前感应清晰许多,纵有阵法困锁,感觉自己亦能将探察范围拓展到从前十倍以上。

    可是——这该怎么算?

    秋阳初升。

    清风徐来。

    丁宁抱着粉雕玉琢的小姑娘坐在一方青石上。

    出来时已是清晨时分,小姑娘仍昏睡未醒,丁宁便抱着她坐在石上看日出。

    青石旁有几株古柏,古柏间立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几个大字:福威将军遇仙处。

    再前方是一处差不多有暗殿大小的平台,平台北面岩壁上凿石为画,计有四幅。

    前三幅刻的是威福将军梦中遇仙故事;最后一幅是福威将军神像,顶盔贯甲,右手倒提陌刀,左手扣于腰间玉带上。

    暗殿中通往将军庙中的出口已经无法打开,即便是丁宁拿上了那枚青铜戒指,出口处的阵法也已无法感知,估计是被少年内蕴真气的那一刀拍坏了。

    少年只得从遇仙台这边的出口出来,出口正在平台南面岩壁下方。

    出口处有青苔藤蔓遮掩,正如世人所言的灯下黑,若非预知,绝难发现。

    也不知四魔当初如何撞入其中,丁宁猜测是那周雄祖辈或曾留下手札书信之类的记载。

    丁宁用灵识察看过四周,附近有几处争斗痕迹,那祝大的头颅已然不见,应是为山间飞禽走兽之类噙去。

    那些争斗痕迹稍远处有一块巨石,石后残留了一丝阴魔符法气息,——那阴魔道人应当是早已窥伺在侧,所以才能及时发符将妖猿困住。

    昨夜将军庙外迷雾阵中,除了开始时有一箭射向丁宁外,后来便再无动静,估计便是因为那主事的阴魔道人离谷在此谋取妖猿内丹所致。

    那枝符箭上并无真气灌注,绝非道人所发,当时阵中定然另有道人爪牙,却不知是混在商队中还是预先藏匿在谷中?

    丁宁沉思良久,摆了摆头暂时放弃猜测。

    出洞后少年特意放开灵识。

    炼气期灵识所察范围不过数百米,且只能探知物体轮廓,感应并不清晰。现下丁宁已能体察约三四里方圆,且纤毫毕现,如在目前。

    只是筑基修士能驭气腾空飞行,丁宁却飞不起来!

    少年再度摇了摇头,实在不知自己如今该算什么境界。

    脑中随那股精神本源印入了一部天书和一篇刀诀。

    所谓天书,是指丁宁不认识上面一个字。少年一向自诩博学,却实在看不懂书中一丝一毫,好在是直接印在脑中,却也不会忘却。

    那刀诀与丁宁原先所学颇有相通之处,所载刀招更显精深。

    只是可惜,殿内的那枚鹅蛋大的明珠竟已破裂。

    或许是争斗时的余波,也可能是被妖猿那两声吼或是陈大将军那一声滚震破,丁宁伸手摸上去明珠就碎成无数小块,再也拿不起来。

    少年下山时师祖倒是给了些银两,可也不多,两三个月下来已有些囊中羞涩了,本想捡去换些银两,不料竟然碎了!

    那柄被祝二拿来剖内丹的短刀倒是把价值不菲的好刀,丁宁并未带出来,剖出内丹后便仍旧抛在殿中。

    少年有个小怪癖,不愿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