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8章 看走了眼的大儒们(第1/2页)  帝国风云之君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乃今日之卷?”贡院内的考试仍旧在继续,阅卷工作却已同步展开。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在什么都得靠人力解决的宋代,若是等到一切结束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放榜之日怕是要得拖到猴年马月才成。

    “回老大人的话,此正为今日三审之卷!”顶了个副主考的名头,不仅需要废寝忘食地忙着阅卷,碰上送审这种事更是必须得由周必大亲自跑一趟才行。

    早已过了不惑之年,官职虽不太高也是直学士院还兼着侍讲跟中书舍人俩差使,却依然要对眼前这位保持尊敬并称上一声老大人,足见朝廷对于此次科考的重视程度。

    否则怎会派出这么一位权势地位乃至声望都在周必大之上的重臣,前来负责最后一关的评审工作?

    “子允快快请坐!”都是位列朝堂多年的重臣了,谁还敢真把客气太当一回事?人家懂得尊敬,自己当然也不能失了礼数不是?

    “史大人此番奉诏回朝,主持科举之事,着实费心了!”没有推诿,坐下接过热茶的周必大却还是继续保持着恭谦的态度。

    没办法啊,眼前在这位实在是太可怕了,绍兴年间的国子博士,隆兴元年的尚书右仆射,如果这些名头都还不够吓人的话,那他率先向高宗皇帝建议立当今官家为太子的身份呢?

    赋闲在家多年,上元朝会后刚顶了个保宁军节度名头的史浩没有遵循历史轨迹立即前往福州赴任,而是被留了下来作为今科主考,据说这个任命还是直接出自望仙桥的那位!

    也难怪吕祖谦使出浑身能耐,秦可卿在家撒娇耍泼都不能打探到这消息,若不是到了谜底揭晓的这一刻,谁能猜到太上皇居然会直接插手乾道八年的科举考试?

    “老朽远离朝堂多年,早已不问世事,此番突获重任,还得仰仗子允”这话有客气的成份在里面,但也并非全是。只因做好黯然离去准备的史浩自己都没闹明白,怎么就能莫名其妙地接到了这种差使。

    “史大人过谦了,您身为两朝重臣,且学富五车,实乃担此重任之不二人选!”史浩可以犯糊涂,但周大必不能啊!而且他还得赶紧和朝中那些同僚一样,重新审视这位似乎已经失了圣眷的老大人到底有多么可怕的潜力。

    “直翁兄,卷宗既已送抵,缘何还不下发?”也幸亏鱼寒没敢指望吕祖谦帮着作弊,否则他一定会很悲哀地被告知,如今这评审现场最少得有十来位朝廷重臣可以完全不把那位大儒放在眼里!

    “邦衡,您这年纪也是不小了,性子怎还如此急切?”即使是经过了两轮筛选,被送到史浩面前的试卷也还得有超过千份,百十来位评审都已经忙活了一整天,哪还能不给他们点时间休整呢?

    “下官能不急吗?朝廷此番选的可是全能奇才,未来的栋梁,又岂能有丝毫耽搁?”按照以往的规矩,朝廷科举只是为了挑出那些在某方面出类拔萃的天才,但这一次不同啊!

    增加了场次,也就意味着扩大了考核范围,天文地理c内政外交c民务军事,无不囊括,甚至还有一项让所有人都没能弄明白放进来有什么用意的格物!

    完全超出了正常的人才选拔标准,也难怪朝廷会突然下令把史浩这种急需外放的官员都留了下来并委以重任。

    “子允,你先给说说,这些卷宗里可有出众之选?”从史浩手里抢过了一大摞考卷,却并没有急着转身离开,反而是征询起了周大必的意见。

    “正如胡大人所料,此次科举乃是人才辈出,然论及均衡者非地字九十九号考生不可!”惹不起史浩,更不敢得罪眼前这位旧年才获官家特赐通天犀带以示宠荣的胡铨,周必大就算再不情愿,也得赶紧把前两轮筛选的结果给说出来。

    受到糊名制的限制,很难知道那些考号代表的是谁,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