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2章 杀出来的想法(第2/3页)  帝国风云之君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看似安全的宝贝儿子居于危墙之下?

    确信孝宗皇帝不会在眼下这种关键时刻做出什么蠢事,也终于明白了当初刚回来时亲爹为何会说拐带魏王是在自讨苦吃。

    糊弄不到官家的出兵圣旨,再加上有魏王的存在,一旦鱼寒真打出了官军的名义北上,不仅不能得到来自朝廷的任何帮助,而且还得立即招来一片责骂之声。

    而更关键的是,这次的北地之行还让鱼寒看明白了,依旧难离故土的弃民们虽说偶尔也会怀念宋室但他们心中的抱怨似乎更多一点,至少在短时间内是别太指望传说中王师所致民众箪食壶浆的场景。

    既要受到朝廷律条的约束,又还不能得到朝廷的物资支持,更缺少南北两地民众的拥护,借由官军名义出兵北上显然是弊大于利。

    当然了,想要摆脱束缚也不是没有办法。

    学着那些活跃在北地的义军,打出诸如替天行道之类的口号,不仅可以不理会朝廷的号令,就连那些心怀感恩的弃民们也会偷偷在私底下提供帮助。

    似乎是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但鱼寒敢保证,若是真那么做了的话,也不用等他去恶心完颜雍了,大宋朝廷就第一个饶不了他!

    “烦啊!”正规的名分没办法糊弄到手,自立旗号这种会让金国国师拍手称快的蠢事又不能去做,短时间内实在是琢磨不出什么好的法子,鱼寒也只能随手操起桌案上的一份卷宗用来缓解苦闷心情。

    “魏王下令诛李氏一族?这老实孩子,啥时候也变得如此心狠手辣了?”一下子就被手上的卷宗吸引住了目光,可还没等摇头苦笑的鱼寒看上几行,脸色却已经是变得无比难看。

    作为一个王爷,而且还是拥有皇位继承权的王爷,就算再不受人待见,在这年头想要杀点人也不算什么过分的行为,甚至都不需要去考虑有没有什么正大光明的借口。

    但问题是,魏王这次下令灭族的可是南逃弃民!

    鱼寒还正在琢磨着要怎么做才能够在出兵之后尽快获得当地民众的支持,魏王如今却是直接把北边来的那一大家子给剁了,这不是瞎胡闹,搞釜底抽薪么?

    如果换做是别人做的这种破事,鱼寒肯定会在被气得七窍生烟之余拧着刀子就出门去替倒霉的李氏一家讨回公道,但考虑到魏王的性子,他最终还是决定先耐着性子把整个卷宗都看完之后再做决定。

    “带着十多万贯家财入境,还献了两万当见面礼?人家挺懂事的啊,杀他干嘛?”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语气中虽是有些惋惜的成份,却并非在针对倒霉的李氏家族。

    要问从北边逃过来的弃民有没有那种家财万贯的富豪,这还真有!毕竟江南一地不仅气候宜人,而且可以用钱换来的享受也更多,如果能够想办法利用好以前的人脉关系说不定还能让家族继续得到发展。

    看似很正常的举族南迁,唯一不正常的也就是李氏家族选择落脚的地方!

    就西河州这穷地方,有钱都没办法换来多么优渥的生活,再加上又处于宋金两国的交界处,一旦有战事爆发肯定会是狼烟遍地。

    本地富豪都想尽了办法地朝南边跑,就连许知州这些朝廷命官都没敢把家眷放在本地,李氏家族就算是集体被驴踢了脑子也没理由在这个时候跑西河州落脚啊!

    别看魏王那老实孩子经常被鱼寒糊弄得把自己卖了都还要倒贴一笔,但人家只是天性纯良可不是傻,他能看不出这么明显的疏漏,能不对那一大家子的异常举动产生怀疑?

    仗着和鱼寒的密切关系,又拖上了吕祖谦当说客,最后更是花了三坛美酒让某个莽夫出面,这才说动了某个正在军中瞎折腾的书童出手相助。

    不到三天的时间,李氏家那二十几口人的来历就被摆在了魏王面前。

    也没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