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5章 被气昏的金军主帅(第1/3页)  帝国风云之君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要说鱼寒军中的那些将士在祐川接受整训时也没少挨吕祖谦的臭骂,但就那种文绉绉的呵斥若没点学问还真就听不太明白,所以他们根本没有想过像彭大监军这种满腹经纶的大才子骂起人来会如此可怕。

    从辰时二刻到酉时一刻,彭大监军举着个破铁筒站在城头上整整骂了四个多时辰,期间虽是水米未进却也中气十足,而且还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至少在整个过程当中没人发现他有重复的地方!

    傻乎乎地站在冰天雪地里任由对方骂了四个多时辰而不做出阻止,这莫非是前来收复狄道城的金军将士脑子有问题,或者是有某种特殊嗜好?

    事实当然并非如此,金军将士在整个过程中倒是做出过几次尝试,但在这年头隔着好几里要把被严密保护着的彭龟年给收拾掉也确实很不容易,而在人数处于劣势且不懂得如何制作铁皮喇叭的情况下想跟对方比谁嗓门更大,这似乎更加困难。

    隔远了不行,那就走近点啊!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不就能把那个喋喋不休的大才子给吓得灰头土脸地逃回自家阵营?

    想法是不错,但问题是身为临洮路兵马都总管的陶大人早在巳时就已经被对方骂得吐血栽倒于地了,如今谁还有资格来下令全军进攻?就算金军各级将领能够放下心里那点小算盘,做出有效配合,若是非但攻不下狄道还出现了严重伤亡,这罪责又换谁来扛?

    作为一军主帅,率先发起这场骂战的陶大人居然在不到一个时辰之内就被气得差点命丧黄泉,话说这心理承受能力是不是也太差了点?

    是不是这个原因谁也说不准,但可以肯定陶大人以前应该没功夫跟文官耍嘴皮子,否则他应该知道就那些个道貌岸然的斯文人真要是发起火来,也确实可以不带一个脏字就把他祖宗八代给骂得猪狗不如!

    而在这年头,若是祖宗八代都挨了骂,也确实容易把人给气出个好歹,但问题是彭龟年好像对陶大人的家世并不熟悉,甚至连这姓氏都是刚从鱼寒那里打探来的!

    手里并没有详细资料,但谁让人家彭龟年是满腹经纶的大才子呢?他既然已经知道了金军主帅的姓氏和籍贯,想要给对方找个祖宗出来挨骂,那还不简单?

    拥有千年历史传承的陶氏有九大起源,但彭龟年能够轻而易举就说出十种,而且就算多出来的那一种纯属杜撰经不住考证的派不上用场,彭大才子也有能力让对方知道惹得他胡搅蛮缠的后果有多么严重。

    陶大人最不幸的地方就在于,陶氏九大起源里面有一个恰好就在他的老家邠洲,而还能跟百八十年前的某个大才子扯得上关系!

    陶谷,宋太祖时期的朝廷重臣,不仅才华横溢而且一生官运亨通,既做过判官也任过翰林,而且还在户部、兵部、吏部这些重要部门都担任过侍郎职务,只不过他这些官职都不是在同一个朝代混到手的!

    先后效力于后晋、后汉、后周,最终才投靠了宋太祖,真要说起来的话这陶谷也还是自带了某种诅咒属性,反正彭龟年是据此推断出了这位大才子为谁效力谁倒霉的结论!

    或许是因为知道这种有点玄乎的结论不太容易在这个时候起到效果,彭龟年又紧接着道出了另一个事实,那就是陶谷本不姓陶,改名只是为了讨得后晋高祖石敬瑭的欢心而已!

    金军普通士兵大部分都不知道石敬瑭是谁,也不知道这位大名鼎鼎的儿皇帝都干过什么缺德事,他们只是很清楚在这年头投敌卖国其实不算什么,但数典忘宗还真不是谁都敢做,否则石敬瑭当年手底下那么多唐姓官员怎么就只有一个改了姓氏?

    莫名其妙就摊上了这么个丢人现眼的祖宗,陶大人甚至能够明显感受到身边属下的异样眼光,他倒是也想要以事实为依据撇清于陶谷的关系,但问题是就他那点水平配跟彭龟年对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