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1章 金军的主帅人选(第1/3页)  帝国风云之君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因为朱熹出于一片好心遵循传统推荐了个特殊人才,孝宗皇帝被吓得都顾不上继续关注西北战事,当夜就连颁三道密旨要求范成大赶紧把陆游给盯紧点,千万别让那大才子闻风而动跑到祐川去糊弄某个小混蛋!

    孝宗皇帝因为意外而转移了注意力,但被人家给狠狠扇了一耳光的金国君臣显然不会有这种好心情,他们对于此事的争执可是要比南边那群等着看热闹的闲人要激烈得多。

    出兵是肯定的,毕竟大金国立国至今除了最初那几年被辽国给欺负过之外,还真没受过这种委屈,要是不赶紧把狄道给抢回来可没人能丢得起这脸面,他们争论的关键也仅仅在于到底要派谁去教训那个胆大妄为的宋国魏王。

    是的,金国君臣可没那么好糊弄,接获战报之后他们根本不相信一群来历不明的土贼就有实力攻占狄道城,而是立即将目标锁定在了有权调动天水驻军的魏王身上,至于那个真正的始作俑者鱼寒则是被当成了一条忠实走狗!

    认定攻占狄道城的贼子为宋军主力所假扮,金国君臣倒也没有狂妄地认为仅凭临洮路那些平日里只能欺负寻常百姓的地方守备部队就可以收拾掉对方,当即也有人提议是不是应该调用兰州京玉关与西关堡两地驻军紧急驰援!

    要说这种应对之策在理论上确实很正确,毕竟京玉关和西关堡两地驻扎的可不是地方军,而是真正能够被称作精锐的边军,他们的战斗力绝非临洮路兵马都总管麾下那些乌合之众所能相提并论。

    而除了边军具有足以与宋军主力一较高低的强大实力之外,从京玉关和西关堡派兵收复狄道城还有地理上的优势,只要朝廷能够做出决意,从军令发出到真正兵临城下整个过程绝对不会超过一个月!

    看似最佳的选择,而且金国君臣也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但他们偏偏就不敢做这个决定,因为京玉关和西关堡驻军在正常情况下可是担负着防备西夏狼骑的重任。

    别看西夏最近这些年都装得挺老实,为了能够尽快收拾掉那群把他们折腾得焦头烂额的马贼还干出了借兵助剿这档子糊涂事,但他们对于兰州城的惦记可以由来已久且从未忘怀,再考虑到西夏国主李仁孝又是那种刚舔完脚丫子就能在背后捅刀子的性格,谁也不敢保证他们到时候不会不会趁火打劫。

    完颜雍甚至更愿意相信,只要他头一天把京玉关跟西关堡两地驻军给抽调一空,第二天驻扎在卓啰和南军司的西夏铁骑就会跑到兰州城外耀武扬威,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可是要比狄道城被宋军占领了还要可怕。

    距离最近的精锐部队因为要防备身后的狼崽子而不敢轻举妄动,这时候又有人提出是不是可以考虑由重兵把守的凤翔路紧急出兵驰援狄道,要说这主意好不好还有待商榷,倒是提出这个建议的倒霉蛋在第二天就被扔进了天牢。

    完颜雍不担心有朝廷重臣会为了讨好李仁孝而出卖金国利益,毕竟西夏那边可是穷得多就算想要拉拢收买也很难给出足够的诱惑,而南边的宋国可就完全相反了,孝宗皇帝如果真打算找人帮忙说好话那可是真能搬出金山银山来的!

    由凤翔路出兵驰援狄道,想出这种馊主意的笨蛋要么就是打算让孝宗皇帝在背后乐得笑掉大牙,要么就是脑子被驴给连着踢了一年半载!

    距离狄道城最近且骁勇善战的精锐被不让人省心的邻居牢牢牵制住了,但兵强马壮的大金国倒也不是只能从大后方抽调军队进行驰援,比如刚出任枢密使没几年的赵王完颜永中就提出干脆别搭理西夏国内的那点破事了,直接把帮忙剿匪的大军给调过去。

    调用已经在西夏境内瞎溜达了好几年的金军前往驰援狄道,乍听起来是在舍近求远瞎胡闹,可真要静下心来仔细一琢磨就会发现这其中的好处也是不少。

    首先就是寒冬腊月里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