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0章 朝廷的新任命(第2/3页)  帝国风云之君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旧直接吼出了要出兵直击祐川城,将鱼氏满门抄斩的豪言壮语。

    眼瞅着起兵造反的正当理由就要被送到鱼寒手上,朝廷在这个时候宣布对辛弃疾的任命,并且还捎带着送了个名叫魏缗臣的朝廷大员过来帮忙坐镇长安城,这显然是与孝宗皇帝当初的谋划形成了冲突。

    要说朝廷已经决定直接派兵参与战事,这种明显是在激怒金国的行为倒也能够理解,但如今太上皇跟太子领一着大票主和派精跟着瞎掺和想要形成这种共识似乎不太可能,更何况这位刚获得任命的长安知府可是很有些来历。

    作为秦桧最忠实的狗腿子之一,直接把陆游给踹出进士名单并且还差点送给秦埙一顶状元桂冠的魏师逊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其子魏缗臣更是继承了乃父之风,对大金国恭顺得五体投地,如今朝廷派他来做这长安知府那还能有什么好事?

    “用印的是官家,还是”鱼寒不介意顶着个千古骂名去给孝宗皇帝当炮灰,甚至可以在有需要的时候把身边那三位秦帝国大人物送给朝廷,但他绝对没办法容忍别人拿自己好不容易才抢到手的地盘去做人情。

    “据报,此番任命乃太子亲自出面据理力争,并有枢密院责令吏部用印!”别看鱼寒没有能力在大宋朝堂安排自己人,但孝宗皇帝想要透露点什么风声出来那可是非常简单的事情,所以辛弃疾才能迅速做出准确回答。

    “太子?这小家伙还真能折腾!”也不想想自己的年纪比太子可是要小了不少,鱼寒冷笑着却左顾而言他道:“这么说来,临安城内已经发生了某些变故,官家如今也有些难于应付?”

    “怕是如此!”太子既然都能来明目张胆地跳出做对,就算孝宗皇帝根本没有提及自己最近所遇到的麻烦,辛弃疾也能做出相对准确的推断。

    “朱熹呢?那榆木疙瘩在干嘛?人家都已经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他就没带着那群混蛋去给对手找点什么麻烦?”纯属自相矛盾的任命,孝宗皇帝却没有及时阻止,在鱼寒看来如果是他因为受到威胁而做出的无奈选择,作为最后凭仗的朱熹等人就应该有所动作才对。

    “没有相关消息传来!”很清楚鱼寒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但辛弃疾现在只能苦笑着拿出了另一份密报道:“倒是北边前些天派人捎了话过来,完颜雍在月前就已经连着排了好几拨使臣秘密前往临安,其中不乏蒲察鼎寿等金国重臣!”

    “哦?如此说来,咱的待遇也跟着水涨船高了?”金国派出了密使前往临安,紧接着太子就提出个非常荒唐的建议不仅没有而且被拒绝还被交给枢密院进行处理,鱼寒不用猜就能知道这其中发生了些什么龌龊事。

    “怎么?贤弟你不感到愤慨?”文武双全的辛弃疾更早接到这个密报也更早就做出了准确的推断,但在看到鱼寒这副没心没肺的表现之后还是感到有些好奇。

    “干嘛要愤慨?咱如今不用给人家当炮灰了,那不挺好?”如果孝宗皇帝没有事先透露出朝廷的新任命,鱼寒肯定会有一种被出卖之后的愤怒感觉,但现在这种情况还真不需要他表现得太过激动。

    “哦?贤弟你也看出来了?”当初也是花了好几天功夫才彻底明白了孝宗皇帝想要表明的真实意图,如今见得鱼寒居然只是听了个大概就得出相同结论,这还真让辛弃疾在诧异之余也不免感到有些气馁。

    “公孙大叔,您说呢?”没有直接回答辛弃疾的问题,因为鱼寒也是在看到商鞅嘴角那一闪而过的诡异笑容之后才受到了启发,所以这种具体解释的事也确实很难李代桃僵。

    鱼寒被迫把被儒家眼里的千古第一酷吏带出了秦陵,但如非必要也不可能允许别人知道这位大叔的真实身份,好在这事本来就很是匪夷所思,再加上商鞅既不姓商也不姓卫,公孙才是其本来的姓氏,用这个称呼也勉强可以混淆视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