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7章 府衙的悬赏令(第1/3页)  帝国风云之君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曾经帮着秦孝公迅速提振国力的《垦草令》于千年之后在狄道城内重现江湖,由于商鞅参照宋代法律对内容做出了部分修改及修饰,这部打着兴水利课农桑旗号却又充斥着法家思想的新法令并没有引起太大反感。

    当朝大儒吕祖谦在忙着进行宣传的时候根本不会想到这部新法令居然是出自那个千古第一酷吏之手,雄慨豪迈早就对朝廷官员慵懒惰政颇为不满的陆游更是对其中整顿吏治的狠招赞口不绝,就连那些即将因新法令而受到影响的商户也迫于金兵带来的直接威胁而选择了支持。

    没人意识到这是大变革的开始,因为他们相信只要这部新法令能够得到坚决执行,在解决了部分技术方面的难题之后,想以临洮路区区四州之地而敌金国百万雄师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当然了,这个所谓的技术难题其实也不是什么难题,因为相对于这个时代的江南地区而言,临洮路的耕作方式还比较落后,就算鱼寒那小混蛋不趁机传授超时代的先进技术,也同样有着非常巨大的改进余地。

    “老杨,你这老东西不好好在家里打铁,跑这地方来凑啥热闹?”狄道府衙门口,一大早就等候在此的姜慕扭头就看见了匆匆赶来的老熟人。

    “你这老东西都能来,咱凭啥不能?”正在琢磨着用什么法子插队才不会引起旁人的反感,如今有了老熟人的招呼,老杨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天赐良机,就这么一边回应着一边很是自然地站到了队伍中间。

    “诶!诶!老兄弟,讲点规矩啊,大伙都是在这里站了大半宿可不容易!”老杨自以为阴谋得逞,却不知道他这点小心思早就被旁人给看穿,显然跟他并不太熟悉的那位壮汉对这种无耻的行为也很是不满。

    “这位兄弟,咱这不是碰上熟人了么?您就给行个方便呗!”如果是换做平时,受到了这种谴责之后的老杨说不定就会灰溜溜地自行离开,但如今好像有点意外情况足以使得他暂时忘掉某些优良传统。

    “这可不行!”非常坚定的拒绝,为了不让自己给人留下个不讲情面的映像,壮汉也是立即解释道:“你没听府衙里的官差说么?如今咱可得守规矩,不然大板子打在身上可不是闹着玩的!况且你一个铁匠到这里来干啥?”

    “铁匠咋了?铁匠还不能有点独门绝技?不都是为了那十石大米跟百两纹银的悬赏么,您这么较真干嘛?”话是这么说,但老杨也很清楚有些事就得看谁动作快,如果按规矩排队说不定官府悬赏就会被同行抢先领走。

    整整十石大米啊,在如今这种金军大兵压境的时候就是全家人好几个月的口粮,更别说还有那百两纹银能够在逃命的时候派上大用场,只要稍微还有那么点可能,谁愿意把这机会拱手让人?

    “不行!不行!你这说破大天也不行,赶紧后面排着去!”脑袋摇得像个拨浪鼓,出言阻止的壮汉还不忘继续唠叨道:“况且官府如今寻的是种地的良方,您这铁匠就算真有些能耐,也不一定能派上用场!”

    “您这”本就不占理,再加上又没学会真正的使泼耍赖手段,说了半天结果还是遭到拒绝的老杨眼瞅着前来排队的人越来越多,也顾不上抱怨什么就准备赶紧转身去抢个稍微靠前点的位置。

    “吱呀!”就在老杨即将转身离开的时候,府衙大门开始缓缓打开,原本还显得有些秩序的队伍也出现了一定混乱。

    “慌啥?都站好了,谁要插队乱跑,甭管你有多大能耐都赶紧滚蛋!”曾经的祐川泼皮之首出现在了府衙门口,因为这些年一直在跟着鱼寒他亲爹办差倒也颇有些威严,此时更是毫不掩饰地全给抖搂了出来。

    “大人”眼瞅着刚要离开的老杨又站到了原来的位置,都是了为来争取官府那点悬赏的壮汉可不答应了,毕竟就连官差都已经把话说得这么清楚了,若还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