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三章 官家的失误(第2/3页)  帝国风云之君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利之事!”朱熹实在不好意思说这年头收了好处不办事的人多了去,他只能保证汪大猷就算再糊涂也不会为了太子遵循文士传统送出的婢女而搀和到皇权争斗当中。

    “史浩c李焘c毕再遇”随着那些已经受了太子特殊礼物的朝廷重臣被念及,孝宗皇帝的表情也是越来越严肃,很是有些困惑地问道:“此皆为忠贞不渝且铁骨铮铮之辈,太子并非不知,为何要对他们进行拉拢?”

    既有文臣也有武将,但这些人都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对大宋朝廷的忠诚毋庸置疑,要说太子只是想要打造一个班底那还容易理解,可他最近都还在忙着跟金国勾勾搭搭,这么做显然不符合完颜雍的理由,所以孝宗皇帝一时间还真有些捉摸不透。

    “或许太子已然醒悟,欲以”朱熹不怎么喜欢跟金国关系密切的太子,但秉持三纲五常观点的他同样不愿意看到孝宗皇帝做出易储的决定,此时在不了解那些女子特殊能耐的情况下,也是做出了一个善意的猜测。

    “若他真能如此,朕也乐见其成!”当年只是把赵惇当作是用来掩人耳目的幌子,孝宗皇帝也是对太子这些年的举动感到失望透顶,但如果他真能够在这个关键时刻悬崖勒马也未必就没有继承大统的机会。

    “要不,臣遣人去打探一番?”多年的皇权争夺已经让大宋朝廷内耗严重,如果这个时候能够证明太子已经迷途知返,朱熹相信孝宗皇帝也能够很快结束眼下的这种混乱局面,并且不需要再去做出那个很可能遗祸无穷的荒唐决定。

    “再等等看吧!”孝宗皇帝很清楚,朱熹这是打算让还没有受到关注的潘小胖等人利用特殊身份去接近太子,要说这种想法是没什么问题,但在这个关键时刻若是太过急于求成也很容易因为产生误会而适得其反。

    “臣遵旨!”在朱熹看来,反正太子府已经处于严密监视之下,这时候是否用别的方式进行试探也没那么重要,当然也就用不着对孝宗皇帝进行更进一步的劝说,否则也很容易落下个离间的嫌疑。

    “另外”宝贝儿子似乎正在尝试着做出改变,孝宗皇帝也觉得应该给予一定的鼓励,况且那么多臣属收了好处也该有所表示才行,在略作犹豫之后也是吩咐道:“倭国不是遣使来朝么?你帮着安排一下,让太子前去处理,但不能说是朕的意思!”

    大宋这些年国势渐衰,周边属国也没以前那么恭顺,如今好不容易有这么群知情识趣的使者远涉重洋而来,按道理说应该是由孝宗皇帝亲自予以接见才更显重视,现在换做太子虽然降低了规格却也是为了维护朝廷稳定而做出的另一种表态。

    当然了,这种事只能暗示不能明说,否则也很容易让属国使臣感到委屈,孝宗皇帝当然不能做出这种顾此失彼的荒唐举动,所以也只能让朱熹用个人名义去通知那些朝廷重臣在必要的时候帮着太子争取一下。

    “官家英明!”这可不是在拍马屁,虽说朱熹在这方面的能力确实不比别人差但也不屑为之,若不是孝宗皇帝用这种方式表明暂时收起了易储之心,他还真不会说得这么直白。

    “能得元晦曾赞,甚是不易!”或许是因为看到宝贝儿子正在做出改变有些欣慰,也或许是朱熹这种举动确实很罕见,孝宗皇帝的脸上也是露出了些许笑意。

    “臣是否还得让大人们善待那些女子?”能够在朝堂上帮着太子争取接见番邦使臣机会并不太多,至少现在已经还收了太子礼物的那些重臣不一定都有这个资格,所以朱熹也琢磨着既然是鼓励,也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释放善意。

    “都是些苦命女子,若无必要,还是别太为难她们!”对于这种事情,孝宗皇帝也不好直接做出干涉,毕竟民间也有清官难断家务事的说法,总不能为了给太子鼓励就让臣属们闹出点家庭矛盾不是?

    “若官家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