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二章 英年早逝(第1/2页)  大明军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洪武二十五年,于外敌四夷皆服天下安定百姓平和,大明国力蒸蒸日上的崛起之时,却让这个皇朝失去了他们的下一任主人。

    朱元璋的第一个儿子,自小便表现出非凡人之像,沉稳而平和,更是在封为太子之后被称有仁德之心,是天下间所有人都公认的最佳皇位继承人,也是朱元璋心中最满意最放心的大明第二任皇帝,太子朱标于四月丙子这一天的清晨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年仅三十七岁的他,只落得一个英年早逝的结果。

    其子朱允炆当场嚎哭悲痛过度而昏了过去,朱元璋更是红着双眼泪流不止,他已经六十四岁了,眼看着半截身子都要如土的人了,却不得不面临老来丧子的莫大悲痛。

    而且还是自己最得意的继承人,是他辛辛苦苦栽培了二十多年,为他披荆斩棘筹划完备,让他前路一片畅通无阻的承继大统之人。

    这种打击之大,绝非是简简单单的白发人送黑发人那般,以致于一辈子都昂着头挺直腰板的朱元璋第一次直不起身子,弯下了腰。

    早在寝宫外等候的众人自然是随之哭泣辈嚎,太子的死不仅是朱元璋丧子,更是大明的损失,是对这个国家的巨大损失。

    但人死不能复生,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朱元璋纵使心中一万个不愿意接受,可仍然要考虑太子身故之后的影响和随之而来的问题。

    首当其冲的便是关于国之储君再立的事情,这也是最大最难办的一件事。

    不过眼前还是要给朱标选择一个病因,而朱元璋自然是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死的这般窝囊,躺在病榻上尽半年之久却得不到任何缓解,也不晓得病根之缘由,哪怕此时此刻朱元璋仍然没有意识到他自身的问题。

    但也幸好如此,如果他真的一时领悟想通了一切的缘由,那这心中的悲伤可就不只是一加一那么简单了。

    这件事已经算是朱元璋简介的称为朱标身死的原因,也算是让其死亡的帮手,这如果让一个父亲知道是自己的原因害死了自己的儿子,那是一种多么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

    而且眼下大明还需要朱元璋,还需要这个皇帝陛下稳固朝政局面,想必朱标身故的消息一定会传到关外,到那些蛮夷异族的耳中,如果这时候皇帝陛下再有什么闪失,那可对大明而言就是一场灾难了。

    所以甭管想没想到,朱元璋都不能再这个时候出任何差错,毕竟还与诺大的国家需要人支撑着。

    但他还是选择给太子一个风寒病故的结果,也算是让朱标死的简单一些,没有那么太多的猜疑和问题。

    而对于皇帝陛下的亲口之言,没有人敢出声反对,大家都不是傻子,既然陛下都如此下了结论,那注定朱标便是因风寒之症湿冷邪气如体,以致药石无救而亡。

    至于那些知情的人,按照蒋瓛的建议是一个都不要放过,就算不是明面上处理也要让这些人一辈子都说不出话来。

    但朱元璋觉得自己累了,已经不想在自己儿子故去的这件事上杀更多的人,只是命人下了一道封口令,让蒋瓛负责严加监督,只要没有人胡说八道泄露出去,那就不会对他们动手,这也让刚才吓得冷汗直流的老院正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他本以为这一次估计是在劫难逃了,可谁料皇帝陛下竟然收了杀伐的念头,简直是捡回了一条老命,那还不赶紧闭紧嘴巴免得招惹麻烦,锦衣卫的恶名他们又岂能不知,哪怕现在的声威不如以往,却也不是他们这些医官能触怒的。

    国之大丧,万事皆休。

    上一次是马皇后归天,这一次是太子殿下身故,两者都是受人尊敬的,只不过一个是在百姓当中声望非凡,一个是在官场之中名声甚佳。

    官场之中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太子殿下说没就没了,本以为上回传出苏醒的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