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下棋(第1/2页)  绒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山匪头子勃然大怒,骂道:“老婆子找死!”身后的小弟们也纷纷感到无比生气——除了襄阳城辅军竟然还有别人敢反抗他们。

    但就在下一秒,婆婆深吸了一口气,身边一股气息形成的波浪向四周传开。

    山匪头子的弯刀与铁拐相碰,他感觉到了一股无法抵挡的力量顺着刀身传来,不由惊恐的大吼:“是武林高手!”然后所有人都开始慌乱,一齐往后退。

    花颜举起大刀,翻身上马,刀很长,可以从马上拖到地上。花颜催马前冲,刀尖划开泥土。

    一路泥土纷飞,一路怒吼惊叫。

    山匪头子捂着被震碎的心脏缓缓倒地,眼中满是懊悔不甘。婆婆放下铁拐,看向花颜,竟是有些惊讶:这个少年武功招式很烂,怎会如此凶猛?或者应该说,他怎如此会杀人?

    婆婆若有所思,安静的看着花颜跃马杀人。

    临安。

    临安南有一片湖,湖边有一座塔。塔是用琉璃筑成,如梦如幻,干净透明,是天下闻名的景观。

    然而白琉璃塔最出名的,却还是一个和尚一个道士。

    每一个临安人都知道一个故事:

    大宋有一个和尚,坐在白琉璃塔尖悟道悟了十七年,一朝得悟,飞霞满天,红香缭绕。于是临安人便口口相传白琉璃塔出了一尊人间活佛。一夜后世间三千六百座佛庙皆闻,于是开启了一个佛行天下的世界。

    和尚坐在琉璃塔下,一盘棋,俩个石凳,坐等天下佛子前来与之辩论,或是下棋论道。

    三千六百庙,除却隐世大贤和成名大师外,年轻弟子中竟是无一人赢得和尚半分。由此,天下震动。

    世间无数高人纷纷前来一瞻佛容。

    其中来了一个道士。

    道士刚下山门,踏入红尘时向见到的第一个行人微笑做辑,那行人却只是敷衍的对他摆摆手便匆匆离去了。道士一路向西,遇到很多人都着急着南下去往临安拜见活佛。

    于是道士便起了争胜之心,抛却道家清净修为之论,转道南行,去往了临安。

    那天夕阳如火,将天空烧的通红。琉璃塔边的湖面上,绽开无数水莲。

    此时,正值秋晚。刎湖不冻,鱼尧泛动,莲开不坠。

    和尚与道士坐在琉璃塔下,开始了第一局棋。

    从此俩人便再未离开塔下。

    在临安人的心中,白琉璃塔是除却皇宫之外最神圣的地方。

    世间佛不出南壑,但却闻名不过临安。

    但此时塔下似乎很热闹。

    一个脏兮兮的老瞎子手持一杆幡,上书六个大字:“算天算地算人”。老瞎子把幡随意的挑在肩上。将头凑在俩人执棋而对的石桌旁,不时喝一口另一只手中酒葫芦里的酒水。但凡是俩人中有一人执棋而动,老瞎子必将凑过去脏兮兮的头颅。

    活佛大师对于近在咫尺的老瞎子似乎完全视而不见,只是专心下棋,仿若周遭空无一物。

    对坐的道士显得更加随意,随手拨开老瞎子凑过来的头颅,宛如拨散十里桃花。

    老瞎子只是认真的“看”棋,过了一会儿,老瞎子似乎觉得光喝酒不过瘾,将幡放在地上,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的狗腿,乐呵呵的开始啃,啃的油水直流。

    这还不算什么,更加让俩人无法忍受的是老瞎子边啃肉边“看”俩人下棋。每当棋声一动,老瞎子就将脖子伸的老长,使劲儿的凑了过来。

    道士看着老瞎子不小心将一滴油滴落在道士伸出的手上,他不禁皱起眉头,回头看着老瞎子不住叹气道:“见过师叔。”

    老瞎子没听见,依旧啃着狗肉,并开始不住的吧嗒嘴。

    道士执棋落子,老瞎子使劲儿的吧嗒嘴;道士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