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4、九鼎道场(第1/2页)  年轻的道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这是司马迁曾经在《史记》中对道家的评价。

    道宗入世以来,精简科仪c改革道服c减少斋醮c整理道术,所做的一切,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市郊,山下。

    陈清来到此地,抬头望去是一条通往半山腰的石阶,在石阶尽头,暮色深处,一座宏伟的道场若隐若现。

    如今,全国共有八百道场,分布在所有大中小城市,道场常驻道士的人数从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负责全市及市辖区内各县c镇c村的各项工作。

    比如传道受业解惑,以及降妖除魔等。

    九鼎市道场,便建立在这市郊的青山上,远离尘世的喧嚣,是个修道的好地方。

    陈清来道场的目的,是为了指示道士们进入凤凰山深处,找到大瓠所在的那个山谷,像这种灵气充裕的福地,虽然对他没什么吸引力,但可以让普通人的修行速度提升数倍。

    他迈开脚步,拾阶而上。

    这条石阶,足足有一千多阶,不过爬起来却不枯燥,因为在沿路两旁生长着一株株高大的乔木,最矮的都有二十多米高,还散发着阵阵幽香,令人心旷神怡。

    这种乔木名为桢楠,是华夏独有的珍贵树种,主要产于南方诸省,唯蜀地产为最好。这山上的桢楠,大部分都有几百岁了,是经历了风雨和战乱幸存下来的,见证了历史和岁月的沧桑。

    陈清走完千道石阶,来到半山腰的平坦之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连绵的建筑,有山门c大殿c广场c法坛c宿舍,整体建筑风格,既有古典的韵味,又有现代的简洁。

    他注意到,在道场周围,好几片荒地都被开垦了出来,种满了青菜c茄子c黄瓜c白菜等蔬菜,甚至还有一个鸡圈,养了不少鸡。

    自古以来,道士们都是自己种植蔬菜和谷物,自己养鸡养猪。

    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道家独特的养生文化,另一方面,则是道士们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要自给自足,不要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更不要凭借自己宗教人士的身份,成为不交赋税c不事生产的社会蛀虫。

    一眼望去,道场的山门中间挂着一块巨大的牌匾,上书“道法自然”四字,山门左边的红墙上,是“行道c立德c济世c利人”八字,而山门右边的红墙上,则是“常乐c无碍c知足c上善”八字。

    陈清踏进山门,朝着道场的大殿走去。

    此时,道场的大殿中,灯火通明。

    上百位道士,皆头戴逍遥巾,身穿青色道袍,脚蹬木屐,正在开大会。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自古以来,只有人才,才是兴道之基c弘道之本。

    九鼎道场的道士们,大部分都是从三十六道院毕业,宫观管理c讲经弘道c道术研究c道家文化艺术各个方面的人才都应有尽有。

    由于是月底了,道士们依次上台,汇报工作。

    “月初,盐水县灵岩村发生公墓被破坏,女尸从棺材中复活伤人的事件。经过调查取证,发现是修炼赶尸术的左道人士所为,目前已经将犯罪嫌疑人捉拿归案。”

    “我们对本市最大地下组织‘白鸽会’的首领吴一雄进行了持续性的跟踪调查,此人不知为何,这个月各方面的动作都收敛了许多。”

    “在过去的这个月中,有三十位道友,走遍了市辖区下的各大乡镇和村子,印发南华经和道德经,传授村民们养气诀与劾鬼术,并且免费发放了大量桃木剑c驱鬼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遵循了传道不传教的宗旨。”

    “”

    李修远作为九纹道士,在一旁听着道士们的汇报,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这群人,的确是在竭心尽力,让九鼎市变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