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3章 何进往事,袁绍的中下之计(第1/2页)  三国寻龙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在赵云与刘关张三人重逢叙旧之时,帝都洛阳之中却是生了一件大事。

    何进顺利的帮助他的外甥登上帝位之后,真正的变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大臣。朝中上下都唯他马是瞻。

    在小皇帝要立道教为国教的这一件事情上,他打心底是拒绝的,自光武中兴以来,皇权与武林共治天下。

    那江湖之中的大小门派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这些门派之中,势大者有儒,道,魔三教,若是细算起来的话,就连大将军府都算得上是武林势力。

    而势弱者也有那么五六百人占据一县一乡或者一城。有的地方甚至是自成一系,彻底的脱离朝廷的掌控。幽州的白马门,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虽然一直以来都是儒教在与朝廷分忧主持皇权事物,但实际上,儒教也不曾被东汉的任何一代君王立为国教,其根本原因,便是因为当年王莽篡汉一事带给了大汉皇族的阴影。

    如今刘辩不与他商议便贸然定下这等大事,且还是在他登基之后第一次坐上龙椅之时宣下的旨意。

    这一道旨虽然显得十分的昏庸,但是何进却不得不咬牙力挺小皇帝刘辩,其中原由,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朝廷之中的文武大臣们都乱了套,有的人只是单纯的想要驳回刘辩的旨意,以免危害后世,而有的人却是看到了其中的契机。

    袁家的家主与族中的俊杰密谋暂且不说,且说那后宫之中的董老太后却是乘机活跃了起来。

    他先后借着新皇登基,为国举贤的名头举荐了董家子弟一十六人入朝为官。在她看来,她贵为先帝的母亲,如今先帝驾崩,她便是当今皇帝的奶奶,自然是整个皇家的最长辈,何进理所当然的得卖她这个面子。

    若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此时也定然不会贸然与董太后翻脸,虽然她并没有什么势力,但是她的身份摆在那里,若是贸然动她,一定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但何进却并非是一个真正的政治家,说到底,他不过是十分幸运的赶上皇帝利用太监制衡了世家,然后又建立常侍府抗衡世家名门以及江湖门派的绝佳时机。

    帝王之道在于平衡,而朝中两方势力争斗,确实最让他难以把握平衡的时候,毕竟稍有一丝的错乱,整个大汉的中枢说不定便会就此失控。

    于是介乎于双方之间的外戚势力也就应运而生。在最初的时候有灵帝的刻意纵容,何进虽然未曾身兼大汉大将军之职,却也实际上的统帅起了将军府的势力。

    整个大汉最为精锐的一批铁血之士逐渐的被这个屠夫出身,有着豪侠之气的新领所折服,最终完全归于他的麾下听令。

    但等到了何皇后害死了王美人之后,汉灵帝却是开始生出了铲除何家的年头,他心底厌恶起了何进。却并没有什么借口直接废除他的地位。

    于是他开始全力的支持宦官集团,用他能够动用的最为锋利的剑将整个外戚与世家的联盟的都压得快要喘不过气来。

    但就在这时,黄巾之乱却是爆了。

    宦官集团自然是没有那个实力平定黄巾之乱的,汉灵帝不得不依仗将军府出身的一系精兵悍将,以及儒家的一批武儒之臣。

    最终方才有何进正式即位大将军,然后又派遣了三大中郎将平叛的事情生。

    而就在黄巾之乱平定之后,灵帝以为何进便会就此与世家翻脸。他建立护龙八卫之时,尽管知道儒宗在往其中掺杂自己的人手,却丝毫也不在意。

    他想着通过瓜分蛋糕来分裂儒宗与大将军府的联盟,这一份算计,不可谓不高明。

    却不想他终究是没有袁家的家主算计高深,也高估了何进的智慧,最终只落得一个惨淡的下场。

    “这个老不死的东西,就连太子太傅的位置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