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姨回来时,道场已临近尾声。
魏有源见她有些心不在焉,便对她说:“林姨,您有事先回吧。”任真人也在,说道:“这边己没什么事,留一个人就够,如果有事可以离开。”林姨让魏有源辛苦一下,她便匆忙地赶回佳都。
最后,魏有源跟随唱经的道士们,手捧孝盆上坟祭奠。
西山岗上,在师父的坟墓不远处,就是小妹张珊珊的坟墓,等师父这边料理停当后,魏有源又采了些小花放在小妹的坟前,墓碑上小妹的笑脸依旧是那般的可爱,触目之下自然唏嘘不己。
殷瑞敏上学前,冯妈为她置办了“谢师宴”,请来了瑞敏的老师和同学,还有邻里亲戚等,当然,彭婶的老公,也就是苏老师定是必请之人,他是殷瑞敏小学的班主任,平时,他不健谈,但在酒桌上,三杯酒下肚后,苏老师称在敏敏读小学时,就己看出她将来会有出息的,殷瑞敏小时候一些读书的细节经他一说,形象生动c历历在目。
另外,对门的吴思婷是单独来贺的,她还带来了男朋友,姓陶,县地税局的一名科长,小伙子长得文质彬彬,谈吐也大方。从庆丰娘与人攀谈的表情上也能看出,她打心里头满意这桩婚配。
冯妈携魏有源和殷瑞敏逐桌敬酒,大家都说敏敏学习好,人也乖巧。敬酒时,竟然有许多人不认识魏有源。不知道这位帅气的小伙究竟是何人。冯妈笑着说道,是源源。大家一时感慨万千,时间过得真快,当年那个批八字的小孩子现己长成英俊的大小伙。
这是魏有源从记事以来,冯妈家办过的规模最大,也最为风光的一次宴请。在这一天,冯妈笑得甭提有开心。孩子们都己长大,一个钱掰开两个钱用的苦日子也算熬到头了。
魏有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真希望冯妈和妹妹殷瑞敏以后都能像今天这般幸福快乐地生活。
因为冯妈会晕车,所以,魏有源按录取通知书上写明的报到日期,提前定好了火车票。
一说才知道,三个人都是第一次坐火车。
那天,天还没亮,他们拖着大包小包坐车来到县城火车站。检票进站候车。早听一些镇里外出打过工的人说过,火车上扒手多,魏有源临上车就交待冯妈和妹妹,要小心提防。
因为小县城都是过路车,到站逗留的时间短。一家三口,显得有些焦急,提包上车火急火燎,生怕会被火车撂下。
他们坐的是快车,到佳都预计得四个多小时。对号入座,妹妹快速地抢占到窗口的位置,不断地往窗外张望,别提有多新奇。他们正好买到的是三座位的票,所以,魏有源让冯妈坐在中间,自己坐在过道边的座位上。
车子启动后,仍有三三两两的人拿着袋或拖着包裹在找座位。
魏有源便开始尝试着观察四周座位上的人们,并从面相上来断他们的职业,当他注意到斜对面的座位上坐着两个年轻人时,他隐隐感觉到一股凶险与煞气,这两个年轻人还时不时地用眼睛往他们这边瞄一下。
火车在平稳行驶,车厢内的人还在忙碌与嘈杂着。
魏有源的对面坐着一对小情侣,他们低头各自玩着手机,从桌上摆放所吃剩下的东西来看,显然坐了好几站,他们的旁边仍有一个位置正空着。
这时,斜对面两个青年中个子高挑些的青年人,起身向他这边走过来,正要坐入那空缺的座位时,他身后挤过一个中年人,一手是拿着一只手提箱,一手快速地扶住这小青年臂膀,说道:“对不起,这里有人坐。”
这青年仓促间显得有些错谔,回过头看了一眼刚到的中年人,没有说话,默然又回到自己原来的座位上。
中年人在行李架上放好手提箱,坐下来时,朝魏有源微微地一笑,显得很和善,魏有源也礼貌性地朝他颔首以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