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进京之前(第2/3页)  明朝小官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教育各个领域的观点,这事实上就是一本他心中如何改革大明的规划书。

    这本书一经问世,当时南方的人争先阅读,并且不断的投稿与张超商议,或者前来拜访,这股热切的讨论一直到弘治十八年天子驾崩为止。

    此时谁也没有想到弘治盛世就这么快的结束了,又一个少年天子出现了,不知道他是否能够延续他父亲创下的伟业。

    “爹爹,您又要入京了,孩儿就可以见到大哥了!”

    就在张超愣愣的想着心事的时候,他的次子明镇听到消息后,十分高兴的闯了进来。张超看了一眼老二,见他满头大汗,手里还拿着马鞭,笑着说道,“怎么,张二少爷又去哪里游荡了?”

    听张超语带调侃,明镇笑着说道,“孩儿跟安海大哥去练了一会马,听到爹爹升官的消息,才急哄哄的赶了回来。”

    张超点点头,无奈的说道,“也不知道你老子我造了什么孽,你们兄弟竟然差异如此之大,你不如你大哥就算了,还特别喜欢舞刀弄枪,难不成真的想要出去带兵不成?”

    明镇因为不喜欢,被张超夫妻教训也不是一日两日了,所以他毫不在乎的说道,“爹爹文武双全,现在大哥继承的爹爹的文才,十八岁就中举那孩子当然要继承爹爹的武功,日后率领千军万马,踏平北疆,消灭小王子。”

    听到小王子三个字,张超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他此时已经知道了王六惨败的真相。小王子通过六七年的苦心经营,已经征服了整个朵颜三卫,漠南蒙古已经统一,所以张超对于他侵扰九边毫不为奇。

    但是这一次王六带兵出征被围攻,最终全军覆没,竟然是明军内讧的结果,因为王六在宣府训练新军,严重损害了宣府将门的利益,所以王六的新军一直缺兵少将。

    更奇葩的是,因为边疆无事,明朝对于边地的投入竟然少的可怜,如此两相对比,王六的宣府新军装备竟然还是六年前的装备,甚至比有些旧军还要差。

    这次小王子入侵,王六因为敌情不明,不愿意出征,而宣府巡抚总兵守备太监强迫他出征,出发之前,王六将自己的独子送到了张超身边。

    在这封信中,王六叙说了战事的情况,最后说道,此战十分凶险,恐怕他难以再见张超。但是身为荡倭营一员,王六不能违抗命令,只是此子是他唯一的骨血,实在不忍心断送在边疆,所以将他送到张超身边。此子一向顽劣,希望张超能够好好教习于他。

    而张超看到这封信后,很快就传来了消息,三千人出征的王越被五万多名鞑子骑兵围攻,在杀伤了数千敌人后,全军覆没,死时不过四十五岁。

    经历过王越之死的张超,此时对这个结果已经有所准备,但是张超痛苦之余,更是怒火万丈,所以张超此时听到小王子,格外的不舒服。

    张超沉吟的问道,“明镇,你王伯伯身为国家大将,刚刚战死沙场,你母亲就你一个儿子,你真忍心上战场吗?”

    明镇腰板一挺,“孩儿情愿马革裹尸,也不愿意死于床榻之间。大哥聪慧明理,母亲有哥哥照顾,孩子很放心。”

    张超闭着眼想了一会,最后说道,“既然你志向已定,为父也不阻拦,这样吧,你去找国威叔叔,让他安排,只是你到时候别哭了鼻子。”

    明镇听完,欣喜不已,张超这才说道,“你母亲那边,为父自会去为你陈说,男儿大丈夫,有志向是好事,但是一定要坚持。如果你敢三天打鱼两天晒,那你不要滚回来见我。”

    望着明镇高兴的出门而去,张超盯着他的背影看了看,却泛起了思量,老大有成,做事有条不紊,又从小帮忙处置家族事务,日后最起码可以守成有老二在军中,倒是可以互相支撑。

    只是老三老四兄弟俩,想到这里,张超就准备出门,他决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