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假长波电台(第1/3页)  神梵世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云龙其实不认可“猎迷”军演,因为演习导演组所设定的蓝军所具有的长波电台根本就是个假目标。

    真的长波电台的天线阵列长度都是用公里计算的,耗电量也很高。一个非常好的长波台大消耗量相当于半个宁波市。这么长的天线阵列,这么高的耗电量,要找起来其实并非那么困难。

    而且长波电台是专门为潜艇服务的,有潜艇必须有长波电台,不然深水中的潜艇就接收不到指挥部命令与情报。

    而演习导演部所设定的蓝军的这个长波电台呢,既不符合天线阵列长度,也不符合耗电量,更不符合对潜艇的指挥特质。这假,也假得太离谱了吧。

    但是演习导演部既然让蓝军弄出一个“长波电台”,那总得有跟真的长波电台相似的东西,否则怎么体现练为战的要求呢?李云龙琢磨着,长波的特点是地波传输,绕过障碍物的能力强,且能水下传播。水,水,为什么不到水边找找?

    李云龙想:天线阵列的长度做不到,耗电量做不到,那能在水中传播的特点能不能模仿一点?

    其实无线电波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在几米到几公里之间,与太阳光性质相同。但由于无线电波的波长很长(比太阳光的波长长100亿倍),所以不可能直接用肉眼看到,只能通过相应的天线才能发现。当无线电波在水下传播时,它表现得与光波相似:速度减缓(与在空气中传播相比较),逐渐变弱。正如大家所知,观察海底时是一片黑暗,这是由于水能吸收大量波长很短的波,因此在水下联络时(如潜水艇与地面的联系)就使用波长很长的无线电波,即长波。

    因此,蓝军完全可以用一个大功率的短波电台,放在水附近,来模仿真正的长波电台。因为虽然大量的短波会被水吸收,但总会有一部分短波能传播到稍远一点的地方,从这一点上考虑,岸边靠水的地方放一个大功率的短波电台,难道不能部分地模拟长波电台?

    李云龙的这种想法只是一种推断,并没有确定性的根据。反正现在能作战的,就只有三个人了,其中一人还“残疾”。如果三人在迷山中继续大海捞针般地搜索的话,搞不好就落入蓝军精心布置的伏击圈,全军覆没。莫不如直奔水源,摧毁岸边设施,或许能有意外收获。反正死马当成活马医吧。

    但是从哪条路去往岸边呢?

    敌强我弱,敌众我寡,只有走敌人最不可能设伏的路径,才有最大的可能保全自己。

    李云龙瞄上了茂密灌木丛后的高耸入天的林木。树既然很高,那么树下地面的腐殖层就应该很厚,踩上去就会变成腐泥,到处都将散发着刺鼻的味道。如果腐植层能深一些就好了,那又软又松的腐殖层就会像沼泽地一样,直没小腿,在里面跋涉就犹如走进了一个阴森森的魔鬼金三角,刺鼻的腐臭直冲脑门,令人忍不住有种头晕、想吐的感觉。只有这样,蓝军才不会在那里设伏。因为在安全至上理论的今天,袁朗应该不会让蓝军伏击人员长时间的埋伏在那种腐殖层附近的,毕竟,腐植物散发的臭气有毒,是一种湿气体形成的瘴气。蓝军不会去的地方,正是红军侦察小分队所应该走的。

    于是李云龙三人向着高耸入天的林木处奔袭前进。

    快速行进了两个多小时,阴冷的风刮起,林中发出呜呜的声响,李云龙才彻底放心了。因为起风的时候蓝军狙击手更不会出现,毕竟在风力的阻力下枪弹瞄准的位置会有误差。于是李云龙让大家放慢脚步,边休息边前进。从gps干扰站逃脱之后,大家还没怎么休息,体力如果跟不上,任务也是不可能完成的。

    就这样又过了四个小时,已接近傍晚。李云龙这才带着周宇和郭靖走出这片林木。

    前面,隐约看见蓝军的秘密基地。

    一种浓重的肃杀气息笼罩在那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