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章 一路向西,遇一僧人(上)(第1/2页)  鹿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通过鹿角关,就算是正式进入了秦鹿帝国。

    前行没多远,大道上出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路往北,一条路往西。

    在江野的要求之下,俩人没有选择往北的那条路,而是选择了向西的那条路。

    尽管,向西那条路到凤陵城的路程,要比向北那条路慢上十天左右。

    但俩人都毫不介意,只因为向西的那条路上行人要少一些,看起来比较安静一些。

    俩人的赶路速度,也跟平日里样。

    日出而行,日落而歇。

    只不过马车在官道上行走,比在野火塬上行走要舒适很多。

    这几日在路上,沿途可以看到很多不同于野火塬上的景色。

    一片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整齐齐的房舍,房舍周围有着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沼,还有大片的桑树林,田埂里还有许多农户在辛勤的耕种

    田垄里的青麦苗,在微风的吹拂下随风摇曳,泛起滚滚麦浪。

    江野和苏二娘此时都没有钻进车厢,全部坐在车辕之上。

    苏二娘看周围的景色,怡然自得。

    江野看着脚下的道路,若有所思。

    “公子,又遇到岔路口了,往那边走?”苏二娘看着眼前的岔路口询问道。

    听到苏二娘的询问江野缓过神来,似乎想到了什么,微笑道:“向西,一路向西。条条大道通凤陵。”

    在秦鹿帝国有句俗语叫“条条道路通凤陵。”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进入秦鹿帝国境内,无论从那一条道路上开始行走,只要你不停的走,最终都会抵达帝国都城凤陵城中。

    虽然是句俗语,但却足以说明秦鹿帝国的道路非常多。

    道路不仅多,而且极为特别,秦鹿帝国的所有官道都建造的极为宽广,而且全都采用造价极其昂贵的三合土铺设而成。

    秦鹿帝国立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

    秦鹿帝以都城凤陵为中心,将通向四面八方的州郡全部修成大道,而且在道路两旁全部种上了大树。

    据说,在修建和维护这些道路上每年所花费的费用,占秦鹿帝国财政的很大一部分。

    更有传闻说,当年秦鹿帝连修葺宫殿的费用,都拿来修建这些道路了。

    因此,这些道路,也是秦鹿帝如此得民心的众多原因之一。

    普通民众不需要知道太多,只知道他们的帝王连给自己盖房子的钱,都拿来给他们修路了。

    这样一心为民的帝王,又如何能够不得民众拥戴呢?

    因此,秦鹿帝国的道路,便是这个帝国很有特色的一个景观。

    事实上,秦鹿帝所修建的这些道路,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收拢民心这样简单。

    秦鹿帝国崛起于动乱大争之世。

    当年,群雄割据列强林立,诸侯国之间长年你征我伐,战乱不断。

    寻常小国,想偏安一隅尚不可得。

    而秦鹿帝国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脱颖而出,甚至差一点就可以一统中原。

    这些道路在中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战争之中最讲求的,就是兵贵神速,而这些道路最大的作用便是行军。

    道路宽广平坦极利于调兵,道路两旁的大树,也是为了能在夏日的行军途中,能为军士带来一片阴凉。

    所以,秦鹿帝国的一草一木都有它的特定作用。

    ——————

    几天之后,俩人正在吃早饭的时候,天空中突然飘起了蒙蒙细雨。

    苏二娘不急不忙收拾完碗筷,两人钻进马车中开始继续赶路。

    特制的马车自然不会在乎这点小雨,大黑马似乎也极为兴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