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卧底再体验(第1/4页)  秋风斗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到达安化的第二天,李梦阳便随仇钺住到了城外的玉泉营。不知怎的,两个人突然间都好像失了魂一样,沉默寡言,举止黯然。仇钺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指挥士兵操练,晚上读兵书一直到深夜。李梦阳则整日像一颗柳絮一样四处游荡,有时跑到营盘附近的山丘上,痴汉似的盯着天空一躺就是一天。两个人都以为对方在做什么深远的谋划,所以并不过问彼此。

    当你孤独到极致的时候,就可以假装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其乐融融。这是梦阳以前的看法。他在诏狱的时候确实也是这样做的,那时的他还是一个思想乐观的孤独症患者。而现在,他已不知不觉转变成一个消极与孤独的混合体,他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不再是怎样与世界保持融洽关系,而是如何与自己相处。一直以来,独处都是他最引以为傲的天赋和才华。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才华被他主动抛弃了。

    他转而学习伪装成一株植物,每每习惯性地自我放空,不带意识地注视着眼前的世界。忽略时间,忽略自己,在谈不上舒适的闲暇中沉入岁月的湖底。于是,时光便加速流淌,先让他的胡须和头发变长,再夺去他眼神和面庞里的光彩。他又由此产生了无意义的自我消耗所引发的荒芜感。自责,懊恼,却偏偏不做改变。不是没了力气,而是没了心思。变好又怎样?终究不是自己想要的那种好。所以,终究不是真正的好。有时,他甚至会用审美的眼光看待当前这种半含不露的颓唐,觉得“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也是一种蕴藏格调的生活方式。

    与梦阳不同,仇钺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很满,妄想以此掩盖内心的焦躁。李梦阳的到来,使他告别孤军奋战的窘境,因而获取了一丝心安。但梦阳千里走单骑,也宣示了杨门的核心力量已被尽数排挤出中央权力机关,从此再也无力组织对“八虎”的有效攻势。考虑到这一层,他的斗志又不免被灌进沉沉的铅水。他并非无事可做,他还可以带兵打仗,但讽刺的是此时的他已分不清自己在为谁而战,他守护的到底是朱家的天下,还是刘瑾的天下。他仍然按部就班做着以往不容置疑、现在却大为可疑的事情,就像从小养起来的儿子越长越不像自己,他这个爹自然也就当得越来越没底气。

    仇钺在安化城中安插了不少探子,一部分被派遣到镇守太监李增、邓广汉身边,其余潜伏在周东、安惟学这些阉党周围。朱寘鐇不在他的监视范围之内。因此,即便安化王府中早已酝酿着“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诡异气息,仇钺和李梦阳对此却一无所知。朱寘鐇发动兵变时,李、邓、周、安等人被尽数诛杀,他们身边的探子不是被一并杀死,就是被囚禁或者收编。直到四月六日傍晚,才有一个探子设法从城中逃出来,快马赶到玉泉营报信。此时安化城已被叛军牢牢控制,玉泉营周围的戍边部队也多大入了朱寘鐇的伙。玉泉营孤军一支,楚歌四面,随时都有被吞掉的危险。

    刚刚得知消息的仇钺犹如五雷轰顶,惊惶无措之下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赶紧跑,带着他的部队跑得越远越好。梦阳一时间也慌了神,几乎要亮出当年在京城跑步上班的本领来,背起铺盖来个百里冲刺。可他随即又觉得不妥,一股强烈的直觉告诉他这个时候应该留下来。虽然直觉这东西信之则有,不信则无,但它之所以会产生,必定是有一些静水深流般的迹象或细节在影响着自己的判断。可能自己在不经意间已经捕捉到一连串别有意味的信息,只是还缺乏有意识的关注和梳理。他不能仅凭“直觉”二字来说服另一个人做出重大决定,要寻找一些证据来让对方相信,也让自己相信。

    梦阳试探性地向仇钺提出,不战而退是大耻,临阵脱逃是大罪,今后朝廷追究下来,该如何交代?往轻里说,这是临事而惧;往重里说,这就是右倾投降主义呀!

    仇钺大呼冤枉。他觉得眼下形势诡谲,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