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九章 赵巧送灯(第1/3页)  九埏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羊庄庙会由来已久,乃是滕县一带的盛会。

    羊庄在滕县的南边,临近鲁国,故而庙会上不仅有齐人,还有许多邻近的鲁人。

    几人来至北庙时,庙前一片空地上已燃起熊熊火堆。场上人头躜动,游贩云集,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津津乐道的说着日间祭神的隆重盛况,白天的兴奋劲儿还没过去,晚上又赶来凑火会的热闹。

    应珑放眼望去,见多数是些年轻男女,个个盛装而来,她暗暗猜测这火会有何独特之处,忽的看见场上一角围有一群人,正大声称赞什么,她心下好奇,举步走过去,其他几人随后跟上,也想瞧个究竟。

    到了近处几人才知,原来这些人围着的是一个小摊。那摊上摆放着一些奇怪的玩意儿,其中有一个木鹊做得栩栩如生,抛于空中能振翅飞上十几丈远,还能发出清脆的鸣叫声。应珑当即掏钱买下来,想着带回去给云腾,他定然喜欢。

    小摊旁边还立有两盏足有小半人高的灯。那灯做得甚是精巧,灯罩细薄如纱,通透明亮,泛着珍珠般的光泽,将周围映照的透亮,灯内隐约可见灯火跳跃,却不能灼伤灯罩分毫。

    魏逃见了这灯十分惊讶:“这莫非便是羊角灯?”

    围观众人都不解的看向他。这时,摊后的老丈擦擦手,从摊后绕出来。老丈瞧着已年逾花甲,形容极为朴素。他走至魏逃面前,半惊半喜的看着他,说道:“小友这双眼睛犀利得紧啊!不知小友是如何看出来的?”

    “这个,”魏逃略略犹豫稍许才道:“我曾听闻过羊角灯,据说是用羊角制成的,能防火防水。但羊角在撑大的过程中容易破损,能成功的极少,这灯是以极为稀罕,尺寸大的更是闻所未闻,不知老丈是怎么制出这么大的羊角灯的?”

    老丈闻言若有所思的将他打量两遍,不答反问道:“小友见识不少!老朽从前只做过两盏小羊灯送人,却不知你是如何得知的?”

    魏逃顿默几瞬,敷衍的说道:“我也是偶然听旁人提及。”

    老丈又将他看上一遍,无声笑笑,随后娓娓道来:“老朽乃是截取上好的羊角与芦萉同煮,变软后取出反复擀炼,用楦子将其撑大,重新入水煮沸后取出,再用大的楦子撑,如是反复几回,最后便撑出这大而鼓c薄而亮的灯罩。(语自刘心武)”

    “原来如此!”围观众人恍然大悟。

    人群中有人打趣道:“张通大师,你弟子满天下,不愁吃不愁穿的,为何一把年纪了还出来凑这热闹?你这灯稀罕是稀罕,要价却高得吓人。没人愿意买,你不是白折腾了么?”

    原来这便是名匠公输班的大弟子张通。

    “去去去!”

    张大师挥手虚虚将那人赶了赶,佯怒道:“你不买,自然有识货之人愿意买。再说,老朽卖的岂是灯?”

    众人更觉奇怪:“那大师你卖的是何物?”

    张大师悻悻不语。

    众人见了更是起哄大笑,张大师的头在这笑声中垂得越来越低,几乎已低到脖子里去。这时,应珑身后的刘荇猛不迭的说道:“我瞧他卖的是悔恨罢!”

    众人闻言又纷纷望向刘荇。

    张大师也抬起头,惊喜的走上前来,将刘荇默默瞧上一遍。突然,他张开双臂,将刘荇拦腰一抱,埋头痛呼:“老朽终于找到懂我之人了!”

    刘荇不妨他有此一举,被他死死抱住挣脱不开,手足无措,只得勉力推开他的肩膀,说道:“老兄切莫激动!”

    岂料,他越说,张通越是将他搂得紧紧的,生怕他丢了似的。

    刘荇虽然平日里说话有些不着调,为人还算正派,这般被一男子当众搂抱却是人生头一遭,他窘迫得老脸发紫,见围观众人都伸长脖子指指点点的看着他,便两眼一瞪,恶声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