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太极(第1/6页)  宋逍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级定乾坤。”

    自然有八级必然有太极,太极八级同为国术中的国术,倒不是说没有其它功夫能比得上两者,而是因为门徒最多,而二者又博大精深。就肖遥所知的就有不少功夫能比肩二者,作为前国安局的编外人员,其实力绝对是冠绝整个国安的。因此肖遥看过的武术秘典数不盛数,其中强大霸道的亦不在少数。诚然因为几千年来各门派传功之时敝帚自珍,再加上师傅传徒弟总留一手的缘故,导致很多中华史上赫赫有名的武术失传与断层。再加上战乱以及一些门派传人避世而无法传功后代,或者是因为不想家族后世习武惹杀生之祸,干脆焚烧武功典籍,令人扼腕叹息。但总的来说,源远五千年来中国盛传下来的秘典还是数不盛数,只不过现代的人没了练武的动力而已,或者是吃不了那份苦头。一些崇洋媚外的国人学习了几式棒子的跆拳道,就叫喊着国术不如棒子的跆拳道,碰到这些人肖遥恨不得一巴掌拍死。真正的国术高手是不会随便在人前动武的,或者干脆就国家直接聘用,很多中南海保镖便是这样来的。还有一些则是家族传承,不授外人。另一些则是门派传承。例如少林功夫,少林功夫甲天下并不是开玩笑的,那些上少林学武的,很少可以学习到真正的国术,真正的国术一般都是寺内僧人研习。

    正宗的国术,一般都是杀人术,一出手非死即残,威力霸道无边。

    小的时候肖遥跟随着老道去过少林,有幸见过一位少林的戒律堂大师在练习武艺。80多岁的高龄,红光满面,并无垂垂老朽的感觉,一掌击出,裂石穿碑。可能看在老道的面子上,但肖遥固执的认为,那是因为他的天才才被大师传了一套大摔碑手。

    因此,肖遥知道很多国术都是可以养生的。

    后天地而生,而知天地之死;先天地而亡,而知天地之终。故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死者生之效,生者死之验,此自然之道也。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道者,有体有用。体者,元气之不动;用者,元气运于天地间。是以物极必反,福祸相倚。然老子之无为,庄子之自然,非是教人不事创造求成,否则胡来老子五千精妙,庄周三卷寓言?唯是创造不占有,功成不自居耳。是故先贤大哲体《道德》精妙,明《黄庭》《周易》之易理,集众家拳法之大成,创太极拳而声名不显。

    太极太极拳,道者之用。运元气于周身之内,进而行真元于天地之间;从无为而有为,有为而无为,进而有为而无,无为而有;炼精化气(炼血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从而臻至泯视生死寿夭,成败得失,是非毁誉,超脱一切欲好,视天地万物与己为一体,不知有我非我逍遥自在之至人境界。拳理夫无极者,混沌未分,阴阳混元一气。两仪者,阴阳两成,清浊分定。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此是时,阴阳似成非成,将分未分;旋流互变,动静交缠。太极拳,拳如其名。起势于无极,无阴无阳。进而身行意动,阴阳交缠。行拳时,动之则分,静之则合;阴不离阳,阳不离阴;神意鼓荡,体态圆活。拳势连绵不断,阴阳交缠不止。及至终势,收于无极,泯于混沌。

    起承太极拳起于陈姓,传至后世渐分陈c杨c吴c武c孙五氏太极拳,至于其它名号太极者不知凡几。太极拳五大分支,陈缠c杨圆c吴柔c武正c孙开合;各有精妙,各成一家。五氏之内,高人辈出,拳势拳理著述甚详。其中,前辈王公宗岳c武公禹襄c李公经纶c杨公露蝉c陈公品三c孙公禄堂之著作真乃太极拳谱之圭臬。凡太极门中弟子,不可不精研之。阴阳太极者,阴阳将分未分之时也;然初行太极拳,一招一式不可不分出阴阳。何谓太极拳之阴阳?无他,正反云手耳。正手为阳,反手为阴;或可称阴阳云手耳。太极拳八门五步,各式拳势皆由此出。行拳之时,正反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