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小聚(第1/3页)  凤安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净川寺这里有条大路直通山下,虽绕得远却较为平坦。

    不知坐了多久,随着车轮滚动,她的心思亦千回百转。想到那张姻缘签,又记起木槿半开玩笑的一句话。戚亭颜更加烦闷,因而愁眉不展。

    女大当嫁,她要嫁的自然是那人品家世c才学样貌皆无可挑剔的男子。戚亭颜要的是人生得意须尽欢,她才不屑嫁入王侯之家磨了本性,亦不喜门当户对的媒妁之言。对她而言,这些不过是枷锁而已。两情相悦与君知,携手同君安一世一一一一才是她毕生所愿。

    真正说起来,戚家并非名门之后,只是从曾祖辈起做买卖发了家。有银子在手便上下疏通关系,捐出个闲差来给自家幼弟。不想,曾叔祖竟是个做官的材料。青云直上,一路高升调入京城!

    而上官家原本就是商州望族c世代簪缨,近三代中上官慧是前朝宰辅,其子上官敏盛年之时已官至当朝太尉。其孙上官奉玴更不必说,实在后生可畏!戚家曾叔祖得以在京为官,就是受到上官慧之父而提携,两人又同是祖籍商州更加志趣相投。上官家与戚家的世交正由此而来,连亭颐生父在过世之前与上官敏亦有所交集。

    想当年戚家曾祖见富贵已极便只散财积德修桥铺路,为邻里乡亲做了不少善事,老天爷赏他儿女绕膝也算是成全。可惜曾叔祖子嗣稀薄,仅有一女延脉,后嫁了中书省右谏院的右谏议大夫之子夏竟。

    戚家曾祖只怕儿子做官后会重蹈覆辙断了香火,便对当时的戚老太爷下了严令:读书可以,就是不准惦记着科举,更不准入仕为官!只怕戚老太爷正是为此而心中郁结,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一展抱负,故而并不阻止膝下长子求取功名。只可惜,大老爷勤恳为官半生清廉也只得亭颐一女。他若在云州任上再熬两年,兴许也能够平步青云了。反倒是二老爷以固守祖宗家业为己任,无心仕途。竟得儿得女,平生无憾。

    也不知是否天意如此,戚家注定只能从商,不可入仕!

    眼前,戚亭颜正下车。抬眼一望,竟不是戚府,而是鹤园。因不知其意,故而拿眼睛望着楚元。

    小王爷幽幽一笑,“他们都在里面,林衡宇应该也也到了。”

    亭颜携着木槿进去,往堂上一瞧才知热闹。里面摆了两大桌,左边那桌坐了她大哥c林衡宇c上官奉玴c裴三公子和南安c岳平c裴霁。右边一席是亭颐c大嫂c瑞兰和李应灏c上官奉瑀c凌云c白秦右这几个小子。

    笑了一笑,她解下披风交予木槿。与楚元对望一眼,分别入座。

    转眼再看席上,木槿与瑞兰挨在一处窃窃私语。亭颐则附在亭颜耳边,轻声解释,“这桌酒席是专为他们几个而准备的,咱们算是借风了。后院儿另有一桌,所有的小厮仆役都在。”

    戚亭颜笑起来,问道:“那几个老奸巨猾的大人就甘心让咱们在此独享佳肴美酒,不来凑热闹?”

    :“泰祥楼里好酒好菜的预备着,几位大人在那儿呢!连着丹江书院的学子,和那些童生家里一起都去了。听说校场的兵将不得擅离职守,是由泰祥楼的伙计亲自送了食盒过去。上官爷爷说,比试归比试那是与民同乐。眼下比试结束,也该于己同乐!”

    筹光交错间,言笑晏晏。

    只看这一桌,小孩子们高兴起来什么话都讲开了。

    凌云昂首挺胸的说道:“白秦右,你等着。总有一天我的学识c武功都将超过你,哼!”

    白秦右也露出了孩子气的一面,他得意而笑,“拭目以待!”

    李应灏转过身来,耐心相劝:“云弟,好男儿志在四方!怎可好胜斗勇,一心只在与人比较?”

    上官奉瑀凑过来,说了句:“应大哥这你就有所不知了,男人的高下之分和女人的美丑之分是一样的。事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