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章 忽闻渔阳战鼓声(第1/3页)  日月盛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来朱载垕建设的事情搞得风风火火,十七号,突然接到战报,十三号,俺达汗进攻宣府。朱载垕立刻命令,宁夏延绥也进入了战备状态,原本正在建设营地的部队都被派往了边境。朱载垕自己也打算前往边境开始巡查,并且从王府拿出来了十万两银子让就地采购了大量的牛羊鸡鸭之类的。二十号开始巡边慰问,在宁夏平虏所跟士兵一起聚了个餐,然后慰问表演了一场教会了士兵几首军歌。二十一号,到了镇远关,一路上一个关口停留两三个小时,检阅一下部队,然后鼓励几句,发放一些慰问品。然后继续下一站,到了二十三号,到了中卫,西线检查完毕,开始马歇人不歇,快速的往榆林赶去。

    二十六号下午到达榆林,结果就收到战报:十六号,周尚文在曹家庄打败俺答,十七日,宣府总兵官赵国忠又在大滹沱打败俺答,两天两次挫败俺达汗,俺达汗退兵。也就是说,在在朱载垕接到战报的时候,其实战争已经结束了,自己后面所做的准备,其实有没有都一样。前面有于是紧急军情,六百里加急送到的,后面的战报,是三百里加急送过来的,送过来差不多六七天,加上自己一直在巡边,赶到了榆林才知道这个情况。

    这虽然并没有影响到朱载垕继续巡查边境,但是让朱载垕第一次对于这个时代的情报传递速度感到一种怨念。你说一场战争打响了,四天后才知道,结果更搞笑的是,结束了,我这边才开始准备。

    于是在路上,朱载垕想得最多的就是,怎么才能提高这种信息传递速度,并且电报被发明出来的可能性有多大?最早的有线电报十八世纪就出现了,其实技术并不难,就是使用电作为信号,然后用二十六条线路,给每条线路释放一次静电,代表一个信号,每个信号代表一个字母,电信号翻译过来就是电报。但是仔细一想,实现的可能性很低,这个时代的工业连最简单的电线都制造不出来,没有电线的电报,就是个玩具。说到底,还是工业基础太差了。

    一路上虽然在巡查,但是让朱载垕想得最多的是如何高效的发展工业?过去虽然说有个大概的计划,但是从来没有迫切好感,尤其是知道了欧洲这时候的情景,这种迫切感更少了。但是这次的经历,让朱载垕决定放弃把欧洲作为参照,而是专心的发展国内。

    发展的第一要素就是人才,虽然从小就有一个伴读班,到现在确实培养出来了很多理工人才,但是这么点人,放在这个诺大的帝国,实在是太少了。况且这些人中间除了半数在理工科成绩优秀,其他的人都只是能过关而已,他们的重心还是在学习军事c经济c政治c法律c美术c音乐等方面了。其实在这之前,朱载垕对于大明朝的定义是全面发展,并没有那种发展工业的急迫感。这些人更多的是作为和自己理念相同的大臣在培养,而不是作为科学家去培养。但是今天所经历的,朱载垕开始觉得,工业的发展应该提速了。无论是对于社会的需求,还是军事的需要,都应该把工业作为强大国家的手段。

    一圈巡视下来,时间已经进入了三月。这个月虽然因为战争警备了一下,但是其他工作并没有受到的影响,该干嘛的干嘛。开荒的队伍在各地都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预备开发的荒地的主干渠,分支的水渠都被疏通了,现在应该进入了平整土地的阶段。如果顺利,在清明节前能完成土地的第一次灌水,然后清明后开始玉米的种植。

    今年的五十万亩虽然说没有问题,但是能赶上种植的估计只有二十万亩,其他的都会错过农时,只能种植一些牧草之类的,这还是因为工具比较齐全的缘故。出现这么大的漏洞,主要是朱载垕制定计划的时候,对于这个时代想当然了。因为前世的时候,他知道一个几万亩的荒地如果开发出来,几十个人一个月就能做到。但是这个时代没有机械,牛的速度并不快,并且还需要休息,开荒的速度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